2008年第25届国际盲人节重庆市盲人协会文艺演出现场实录
丹心岂畏志难酬,
暗海茫茫乐作舟。
磊落胸怀开日月,
豪情共唱大江流!
题 记
如果你看到这一天这一台全是由盲人表演的文艺节目,如果你这一天正好坐在演出大厅几乎全是盲人的观众席里,随着那声而思绪翻飞,随着那情而心潮起伏,被那一双双无神无光的眸里所焕发出的不屈与乐观所折服,我想,你的内心会蕴起满满的感动,你会惊奇地发现,当坚毅掠过苦难的海,激情燃烧欢乐的舞台,在黑暗中结伴而行的这一群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天空不是灰暗的,我们拥有璀璨的生命和缤纷的梦想!
2008年的10月15日是第25届国际盲人节,对于每一位视力残障者而言,这一天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也成为他们最关注的节日。为庆祝这一天的到来,重庆市盲人协会于10月12日的上午,在重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多功能会议厅里成功举办了庆祝本届国际盲人节文艺演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让到场的每位特殊“观”众大饱耳福,圆满完成了一次属于心灵的按摩!
上午九时许,当一双司仪(盲人按摩医师李坚、郎红霞女士)气定神闲地登上舞台,宣布演出开始并介绍到场嘉宾时,全场哗然,盲、肢、聋哑、精、智五残协会齐聚生辉。我们盲协的活动,其它四协会主席竟联袂到贺,而我们市残联的副理事长任能君和郑启淑主任亦欣然莅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百余名盲人代表们深感振奋和激动。
一曲婉转深情的《我爱你中国》拉开了今天演出的帷幕,接下来的表演我们被一种名叫震憾的情绪牵引着。
《赛马》的粗犷跳跃,生趣盎然竟是从一管竹笛中飞扬而出,在场者仿佛随那美妙的音波来到了广邈无垠的大草原,被那如火如荼的马赛把笑声欢呼声洒向了云霄;年轻的盲人女大学生把一首《我的家》演艺得声情并茂,明快清越,家成了所有人心之所系梦之所依的乐土和港湾;《杨门女将》中穆桂英的唱段尽显国粹京韵的荡气回肠和绰约风采,绚烂的历史、千年的文脉、铿锵的底蕴都在这戏曲文化的晖映中尽显风流;最有本土特色的一首原创民歌—《我爱我的家乡重庆城》,可谓是个性十足,把“山水绕新城”的重庆唱绝了,把咱重庆人的豪爽热情唱活了;一唱三叹,动人魂销的一曲轻歌《寂寞沙洲冷》,让人不禁想和声曼吟:“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句子;三只葫芦丝一支阿瓦曲拳拳民族情,《红旗飘飘》(流行歌曲)的豪迈奔放,重庆方言令人捧腹的笑话,珠联璧合的男女二重唱,《乡音乡情》(民歌)的质朴醇厚,灵动流美,如诗如画的二胡曲《良霄》……整台演出精彩不断,高潮迭起,和谐共融的气氛成为最终的主旋律。
由于“观”众的特殊性,也就使得这台节目具备了一个很大的特点,即以听觉性较强的节目为主,然而,一曲拉丁恰恰,热烈似火的舞步和鼓点同样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带入了那异国浓郁的风情中。盲人们内心情感通常较敏感细腻,想象力丰富,因此这种“旋转元素”带来的感官刺激反而更强劲;当所有的演员上台来一起唱响我们盲人协会会歌时,全场激昂,潮水般的掌声诉说着所有盲人们的自豪和共鸣。
我们虽然看不见太阳,从未失去对光明的热烈渴望,母亲伸出温暖的双手,为我打开心灵门窗,心灵门窗,抬起头,挺起胸,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手牵手,心飞扬,我们人生也有美好灿烂阳光,灿烂阳光!
太多的感动和太多想说的话却定格成了手下键盘上沉默的空白,对于五残之首的视残者,我们的苦楚和挣扎非常人所能体会,然而,这一天这一台精彩纷呈的表演,何尝不是用另一种生命的姿态伸展出了鲜活的生存意念?仿佛在说:我之残如冬雪压折梅骨;我之心若清晖不惧流云之暗;我之志如朝日之欲喷薄;我之情似江潮之欲澎湃;我之生如同飞蛾之永扑光明之火;我之梦想即是怒放的生命迸发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