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行走广泛应用于视力残疾人的生活自理、家务劳动和一般性劳动操作、社交礼仪及休闲娱乐等实际生活中。要针对视力残疾人的具体情况,根据其特殊需要确定训练内容,把定向行走训练和生活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生活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
一、个人卫生
日常生活中,视力残疾人都会有个人卫生方面的动作行为,如洗脸、刷牙、洗澡、洗头、剪指甲、刮胡子、皮肤护理、口腔卫生、眼睛卫生、用餐卫生、用厕卫生、青春期卫生、衣物穿戴搭配、擦皮鞋等。这些日常事务都要涉及到方向及方位等概念,与定向行走密切相关。下面以用厕活动为例,提示训练视力残疾人利用定向行走技能处理个人卫生的方法。
【用厕活动】
上厕所是一项特殊的训练。当视力残疾人试图学习上厕所时,要给他以鼓励。在训练时,应注意:
1.视力残疾人在开始练习自己上厕所之前,必须知道厕所的结构情况和使用方法。
2.带视力残疾人实地去厕所,了解厕所的位置和方向。
3.让视力残疾人了解便池、水龙头和水槽等设施。
4.让视力残疾人了解便纸的位置、纸篓的位置,教给视力残疾人冲洗厕所的步骤。
5.逐渐训练视力残疾人独立上厕所。
二、家务劳动
打扫整理,洗、晾、叠衣服,烧、倒开水,烧饭烧菜,餐前准备,餐后处理,禽畜喂养,田地劳动,安全使用水、火、电、煤气等家务劳动,也涉及到方向及方位等有关概念,视力残疾人只要通过定向行走的训练是可以自理的。下面以抹桌子为例,提示训练视力残疾人利用定向行走技能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抹桌子】(图6-1-1、图6-1-2)
1.进行室内定向,采用沿物行走、穿越空间等技巧取抹布。
2.用相同技巧找到桌子。
3.建立桌子的完整概念。
4.采用上下、左右逐步搜寻方法,确保全部抹净桌面。
三、休闲娱乐|
现代生活需要收听广播、看影视、阅读书籍、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编织、种花草、养宠物、打牌、下棋、上网、运动健身、旅游等休闲娱乐活动,视力残疾人只要通过定向行走的训练,完全能够参与这些活动。下面以看电视为例,提示训练视力残疾人利用定向行走技能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看电视】
1.进行室内定向,确定电视机的位置。
2.采用沿物行走技巧、垂直定位技巧、穿越空间技巧等找到电视机。
3.建立电视机的概念,确定开关的位置,按下开关接通电源,调台和调节音量。
4.建立遥控器的概念,确定各功能键的位置,并进行操作。
5.通过声源定向找到电视机,并及时关闭电视机。
第二节 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一、道路行走
人行道、路沿、盲道、小区道路、天桥、地道、石子路、泥土路、田间路、山路、斑马线、十字路口等都是视力残疾人社会生活的实际环境,通过训练,可以使视力残疾人在这些环境中安全、有效、独立、自然地行走。下面以活动的形式,提示训练视力残疾人道路行走的具体方法。
【持杖沿路沿行走】(图6-2-1)
1.路沿是车行道和人行道及其他地面的分界线,也是视力残疾人行走的边缘路标线。路沿一般用长方形水泥块砌成,高度约为15cm~20cm。路沿下,车行道的边缘路面上设有排水口,上有铁箅覆盖。路沿上,向外平展至房屋或建筑物的空间地面,多为“人行道”或其他地面。
2.利用两点式触地行走与斜持握盲杖的技法沿路沿行走,能保证行走方向的正确性,确保视力残疾人顺利到达目的地。
【持杖在人行道上行走】(图6-2-2)
1.人行道多以水泥预制的方块板铺设路面,也有的人行道上还专为视力残疾人行走铺设了导盲板,简称“盲道”。
2.视力残疾人专用人行道的预制导盲板上有两种标记,一种是表示“行进”的条形标记,另一种是表示“止步”和“转弯”的圆点标记,并与正常人行道有颜色上的明显区别,以利于有剩余视力者使用。现在室外所用盲道大多是水泥预制成的,也有的用石材制成,室内所用的盲道还有合成材料及金属材料等多种质地。
3.采用两点式触地行走与斜持握盲杖等技法行走时,要随时注意脚底下的盲道标记的变化,及时调整行进方向。
【持杖在农村道路上行走】(图6-2-3~图6-2-8)
农村道路与城镇街道有所不同,有公路、土路、石子路、田间路和山路等,并且以土路最为多见。
1.公路
(1)农村通往城镇的道路,为“公路”。公路的路面较宽,多为柏油路。公路上常有客运与货运长途汽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辆和马车、手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通行。没有警察指挥交通,十字路口也没有指示灯。公路两边与土地相接,没有路沿和交通标志,但有树木或其他标志物。
(2)视力残疾人行走时,可在公路一侧运用持杖三点式触地法行走,前两次点触用来探索脚前路面,第三次点触柏油路边。横过公路时,应首先转向路面站好,聆听两边过往车辆的声音,待近处没有车辆通行时可持杖横穿路面。如果没有确切把握,就要耐心等待,必要时应请明眼人帮助。
2.土路
(1)以泥土夯实铺设的路面为“土路”。土路上有行人脚印或车辆的辙痕,雨雪天气路面泥泞,刮风时路面尘土较多。
(2)视力残疾人行走时,可靠路边用斜持握法握住盲杖,用杖尖轻触路面平行划动,慢慢前行,以探索坑洼或其他杂物,防止磕绊。
3.石子路
(1)以扁石块或鹅卵石拼铺的路面为“石子路”。石子路虽然坚实,但路面粗糙、凸凹不平。石子路多在住户院内的通道或井台周围铺设。
(2)视力残疾人在石子路上行走时脚感明显,易于判断,但应谨慎从事,适宜用直握法持杖探知路面情况以确保安全行进。
4.田间路
(1)田间路的路面很窄,通常为只能一人通行的土路。不同的田地,可有不同的田间路面。
(2)视力残疾人在田间路面上行走时,可用斜持握法持杖,以杖尖探触旱田路旁的杂草或垄台沟痕;在水田、菜田里,可用杖尖在身体中线处向前连续直点“坝埂”和“田坎”并且缓步行走,杖尖点空时应立即停止前进,用杖尖探索是否走到了路的尽头或者是否发生了偏向。
5.山路
根据山坡的陡势,山路多开成“盘山路”或“蛇形路”。
(1)视力残疾人在山路行走时,可用斜持握法持杖,杖尖平划于路面,以探索裸露的石尖或石块;下坡行走时更应小心谨慎,以防止滑倒。
(2)应加强视力残疾人走山路的训练。
【持杖横穿马路】(图6-2-9~图6-2-13)
1.视力残疾人横穿马路时首先用脚后跟靠紧路沿,使前进方向与马路垂直,手举盲杖(提示过往行人:视力残疾人即将过马路),细心倾听车辆行人的声音,当听到没有机动车的声音或听到车辆停止行进的声音时,跟着同向行走的人,用两点式触地方法迅速通过马路。
2.该技巧在定向行走训练中难度较大,视力残疾人应首先学会听音辨位,再用垂直定位的方法确定过街的路线,要有良好的直线行走技能和方向修正技能,要在确知安全的前提下不失时机地过街。如果要过“十”字路口,则采用两次横穿马路的方式走直角通过,不能走斜线(对角线)通过。如果该路口交通特别繁忙,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声音杂乱无章,最好请明眼人帮助过马路。
二、利用交通工具出行
视力残疾人通过训练完全能够乘坐公交车、出租车、人力车、☆轮船、☆地铁、☆轻轨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下面以活动的形式,提示训练视力残疾人利用交通工具出行的具体方法。
[持杖乘公共汽车】(图6-2-14~图6-2-21)
视力残疾人可以根据汽车停车时的声音判断车的位置,根据车门开启的声音、乘客上下的脚步声及说话声判断车门的位置。
1.上车 右手用握拳法持杖,持杖手臂略向前伸,盲杖略向上抬起,杖尖悬空,轻轻左右摆动盲杖并向前行走寻找车门,当找到车门时,用左手扶着门框或扶手并用盲杖探寻台阶的高度,然后上车,上车后用左手探寻车的扶手并且站稳;当有人让座时应说声谢谢,落座后把盲杖放在两腿之间并用右手握持盲杖柄的顶端以防伤及他人。持折叠式盲杖者应及时将盲杖折叠收起。
2.下车 找到下车的车门,用盲杖试探到下车的台阶,用左手扶着门框或扶手并用盲杖探寻台阶的高度,用斜持握杖法与敲击法下车,当脚着地后用盲杖探索周围环境。等到站稳后再定向,然后向新的方向前进。
3.视力残疾人应在模拟汽车站台练习上、下汽车,然后再到实地练习;视力残疾人应准确判断汽车的位置,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找到车门后再上车;下车时提前到达下车车门旁,待车停稳后再用正确的方法下车。如果上、下车困难,则请求明眼人帮助。
【持杖乘出租车】(图6-2-22~图6-2-32)
1.持盲杖站在马路边,仔细倾听行驶着的汽车声,判断是小轿车时伸出手,若为出租车即会停下来。此后视力残疾人使用两点式触地方法走向汽车,当盲杖遇到汽车时,用空闲的手触摸寻找车门并打开车门,及时调整盲杖的持握手,当车门打开后,一手扶车顶,一手扶车门,靠近车门的腿先跨入车内然后坐人车内座位,最后收腿,把盲杖平放于双腿上再关车门。上车后向司机说明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要交付乘车款并且索要发票。
2.下车时首先要开门,把外侧腿伸出,再把盲杖伸出,两腿落地的同时用空闲的手挟车门顶部并起身出门。站稳后向司机告别或道谢,并且轻轻关上车门。然后定向,并且继续前进。
3.应先用普通轿车进行练习,学会伸手拦车及上下车的方法。在马路上拦车要注意安全,上车后要说清目的地。
【持杖乘地铁或轻轨车】(图6-2-33~图6-2-39)
1.视力残疾人使用两点式触地方法行走到地铁口或轻轨站口时,会有风吹出来并有可能听到列车开动的声音,判断此为车站口后,使用持杖上、下楼梯的方法,经过视力残疾人专用通道到达站台,了解列车行驶的方向以便乘车。当车进站停稳后通过车门开启的声音辨别门的位置,用盲杖在地面上平推探寻,找到车门,用空闲的手扶门框进人车内。进入车内以后用空闲的手扶着扶手行走到车厢的中央。用持杖手握住盲杖顶端,以防止盲杖伤人。当有乘客让座位时应表示感谢。
2.注意聆听列车内的广播报站,以便在相应的车站下车。
3.当到达目的地时使用类似于乘公交车的方法下车,走出站台,循乘客交谈的声音或沿盲道使用两点式触地方法走出车站。若有滚梯,使用相应的持杖法乘滚梯出站。
4.视力残疾人要了解地铁站与轻轨站的概况,学会通过盲道及明显的标志物找到站台及车门的位置。上车的动作要快,不要被车门夹住。下车时提前作好准各,下车后通过盲道或标志物出站。如有困难及时请求帮助。
三、到达目的地的活动
在实际生活中,视力残疾人也会去商场、超市、店铺、菜场、集市、△医院、卫生所、公园、花园、社区、△邮局、△银行、☆证交所、餐馆、理发店、学校、工作地、影剧院、△体育场馆、农田、菜地、居委会、村委会、☆火车站、☆机场等地方,虽然农村和城市的视力残疾人所要到达的目的地不尽相同,但是只要对他们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视力残疾人都可以自己到达目的地。
【持杖到菜地】(图6-2-40)
1.了解自家菜地的方向、位置及概况。
2.使用盲杖技巧或独立行走技巧走到菜地。
3.当田间路太窄时可以采用敲击法等向前行进。
4.了解所种蔬菜的种类、位置和成熟情况。
5.把所收获的菜放到相应的地方。
【到超市购物】
1.决定去哪家超市,预先了解超市概况。
2.采用盲杖技巧、独行技巧及乘车(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等)技巧到超市。
3.到超市入口处进行定向,决定到哪一层(上下楼梯或滚梯)。
4.了解超市的布局,采用盲杖技巧或导盲随行技巧等到达相应的物品区域。
5.选购物品(通过触觉、嗅觉等选购或请求帮助)。
6.利用各种感觉信息,使用盲杖技巧或独立行走技巧等到收银区排队付款。
7.走出超市后使用相应的行走技巧或乘坐交通工具国家。
四、与人沟通
视力残疾人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通过礼貌用语请求别人帮助,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要强,仪态要端庄,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请求帮助】
1.当迷失方向或自己难以到达目的地时及时求助。
2,求助时要用礼貌用语。
3.语言表达要清晰,说清楚目的地。
4.当对方采用不正确的姿势帮助时要及时纠正。
5,外出行走与人交往要有礼貌,姿态、服饰得体,不大声吵闹。
6.得到帮助后要及时致谢。
五、异常天气中的行走
异常天气中的行走是指视力残疾人在刮风、下雨和下雪天的持杖行走。
1.风天行走
(1)视力残疾人在风天外出行走时,首先要明确风向,行走过程中可以把风向作为依据判定自己行进的方向。风刮在不同的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声音,视力残疾人可以根据风声判断周围的环境和自己所处的位置,确定行走的方向。
(2)视力残疾人利用风向和风声进行定向、定位,仅是一种可供参考的辅助方法,风向不定或风大时容易产生误导而发生偏向。
2.雨天行走
(1)下雨时行走方法:
1)雨具的选择:
视力残疾人在下雨时外出行走,应穿雨衣,不应打雨伞。
2)盲杖探索的方法:
下雨时、地面积水或雨水流动会增加盲杖探索的阻力。因此,持杖探索时应适当加大杖尖对地面点击的力度,以便探索到位。
(2)雨后行走方法:
1)积水道路行走:
雨后路面有积水,杖尖探到积水处要进一步探知水的深浅,要绕过深水坑行走。特别是在有下水道处,一定要探准下水道上是否还有井盖。
2)泥泞地行走:
在城市郊区或农村,有许多泥土地,雨天或下雪天时道路变得泥泞,采用正常的两点式触地技巧很难行走,视力残疾人应采用握拳的方式持杖,正确探索行进方向的路况。此时盲杖可以适当支撑人体的重量,以确保行走安全。
(3)向视力残疾人讲明雨天行走打伞的弊端,行走时适当放慢速度,上坡或下坡时注意控制身体的重心,用盲杖支撑部分体重,提高上下坡时的稳定性。
3.雪天行走
(1)下雪时行走的方法:
视力残疾人在下雪时外出行走也不宜打伞。下雪时地面积雪虽然松软,但仍然会使脚底对地面的感觉发生变化、对盲杖探索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因此,视力残疾人下雪时行走一定要慢行防滑,杖尖探索的动作力度更要加大。特别是坡路行走更要加倍小心,可用握拳法持杖,适当帮助维持身体稳定,必要时应请他人扶助。
(2)雪后行走的方法:
雪后地面积雪可能较厚,也可能路面雪实而滑,有些路标和线索可能被雪覆盖,视力残疾人行走艰难。因此,雪后最好结伴而行,以便共同判定方向和相互扶助行走。若知前面有去相同目的地的明眼行人,可随其踏雪声同向行进。雪后融化,路面积水、土路泥泞、地面积雪成堆,甚至人为将积雪撒向路面而时有雪块存在,这些都可能成为视力残疾人行走的障碍。所以,视力残疾人雪后行走更应持杖仔细探索路面。
(3)雪地训练:
在下雪天和雪后对视力残疾人进行实地教学和行走训练十分必要,应当组织视力残疾人在雪地里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使视力残疾人熟悉雪后情况,增加感觉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