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而残疾人辅助器具(以下简称辅具)是可以直接和有效地帮助残疾人、提高其康复效果的有效途径。鉴于辅具在残疾人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将残疾人辅具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和目标, 《规划》指出:组织研制开发、生产、供应各类残疾人急需的质优价廉、实用型辅助器具。推广、使用康复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对贫困残疾人装配普及型下肢假肢、矫形器等辅助器具实施救助。巩固和完善全国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建立国家和区域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加强信息服务,推广评估和适配技术。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质量监督和管理。在各级残联落实《规划》的过程中,残疾人辅具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以首都北京为例,“十一五”期间,我市成立了负责全市辅具工作的专门机构,区县残联设立了负责康复工作包括辅具验配的社区康复服务机构,为各类残疾人发放了大量辅具,有效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提高了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的水平。但是,相对于其他类型残疾人的情况,视力残疾人辅具工作比较落后,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误区。为了更好地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特别是提高视力残疾人辅具工作地水平,我们特提出本建议。
一、视力残疾人辅具基本类型和功能
视力残疾辅具,又可广义地称为助视器(vision aids),它是指有助于改善和补偿视力残疾患者视功能、提高其活动能力及范围的所有装置、设备材料及环境条件的总称。它是帮助视力残疾人士康复训练以及独立生活的重要辅助工具。狭义的助视器往往是指能够起到放大作用的器具,如放大镜。 通常所说的助视器往往是狭义的,而广义的助视器往往使用“辅助器具”来代替。
视力残疾人辅助器具按原理分,大致可以分为光学助视器、非光学助视器和电子助视器;按用途分,可以大致分为学习用具、行走和生活辅具。需要强调的是,助视器并不能提高低视者的视力,因为视力是眼睛的一个生理指标,是和人眼的生理、病理状况相关的。正如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远处的物体,但是我们的视力本身不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另一类助视器具并不能让视力残疾人看得更清楚,但可以起到补偿视觉缺陷的作用,如盲杖,它是部分代替视觉的功能来探索周围的事物、帮助盲人行走,因此也算作是广义的助视器。
光学助视器:
光学助视器是一种借助光学性能的作用,以帮助提高视觉活动水平的设备或装置。它可以是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平面镜或者和电子设备相结合等。透镜可以改变目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的大小,改变程度取决于该透镜屈光度的大小;三棱镜或平面镜可以改变目标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位置。光学助视器的种类很多,有远用的(如眼镜式望远镜、单筒式望远镜、指环式望远镜等),有近用的(如眼镜式助视器、手持式助视器、立式放大镜等),其中有些要在照明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如某些手持式的放大镜和望远镜,有固定焦距和可调焦距的架式放大镜,有眼镜、夹在眼镜上的高倍放大镜和望远眼镜等等,照明的运用反过来提升了该助视器的使用效果。各式光学助视器各有特点。
非光学助视器:
非光学助视器不是通过光学系统的放大作用,而是通过改善周围环境的状况(例如照明、控制反光、控制光线传送、加强对比度)来增强视功能的各种设备或装置。它们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各种光学性助视器联合运用。视力残疾儿童常使用的非光学助视器包括特殊照明装置(如台灯)、阅读架、加强对比度装置(如阅读裂口器)、滤光镜、大字体印刷材料。大字键盘、大字键电话、粗线笔、粗黑线条纸、写字板、护目镜、侧面遮光眼镜、大檐帽、眼镜护板、签名和书写定行器等。
非光学助视器的重要性常常因为他们的简单而被忽略。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低视力者用非光学助视器能得到更大的帮助,而光学助视器却不能提供这样的帮助。例如放大材料的运用不需要太多高科技和成本,但却非常实用,不论是书本、电话还是键盘,适当的放大便能取得与配镜相同的效果。许多盲人生活辅助器材也属于非光学助视器。
电子助视器:
现代的电子助视器主要由电脑及系统、图像放大处理软件、摄像系统、X/Y滑动台等部分构成。电子助视器是运用投射放大的原理达到高倍放大的效果,它能对高度的反差进行精细的微调控制。电子助视器包括实物投影仪、普通投影仪(例如幻灯片投影机、缩微胶片投影机)闭路电视(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简称CCTV)、及目前出现的多种便携式电子助视设备等。具体可购的产品如MyReader 自动阅读型电子助视器;SmartView Xtend 电子助视器;Pocket Viewer袖珍型电子助视器;SmartView 7000 电子助视器;Clear Note便携式电子助视器;Fusion鼠标型电子助视器;MaxPort头戴式电子助视器;Eclipse电子助视器等。该类助视器在功能上有单纯近用,亦有兼顾近用和远用两种功能的;在形式上有一体机、折叠式、便携式等多种形式。这类助视器性能稳定、功能先进、能够较好地弥补低视力学生的视功能缺陷,但是价格较为昂贵。
电子助视器能向儿童提供很大的帮助,使独立阅读变得更简单可行。CCTV助视器(闭路电视助视器)是目前在国内最常见的低视力电子助视器。它适合于视力有严重损害的(一般视力在0.02 至0.1之间)和视野小的(如管状视野)患者,及使用普通光学助视器无效者,因为CCTV可以放大到3×~40×且图像基本不失真,这是其它助视器无法达到的;它既可以用于实物观察又可以进行阅读和写字;阅读距离较合适,不易疲劳;一般都具有图像反转(白底黑字或黑底白字互相转换)能力,某些新研发的产品还可以根据用户个人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喜好进行多种色彩方案的设置,如黄底蓝字、红底白字等等。
除了上述用于对阅读材料或者实物放大的助视器外,还有专门用于放大电脑中的数码材料的放大软件。另外,对盲人帮助很大的电子辅助器材或者软件有能帮助盲人阅读网络和进行计算机操作的读屏软件,有可以把普通电子文档转化成触摸文字盲文点显器,等等。这些电子类辅助器具或者软件对于视力残疾人适应信息时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和技术改善生活、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是必不可少的。视力残疾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各种不同的需求时,常常需要配戴一种以上的“助视器”。
二、发展视力残疾人辅具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
1.更新观念、提供更加多样的辅具
说到辅具,人们很容易想到肢残人使用的轮椅和假肢、听残人的助听器,如上所述,相对于这两种残疾类型,视力残疾人的辅助器具涉及范围要宽得多,类型也多得多,这也说明视力残疾人需要器具辅助的方面要远多于他类残疾人。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为视力残疾人提供盲杖、收音机和普通光学助视器等少数几种辅具,这些辅具对他们来说固然有用,但是这些辅具种类少、价值低、,专用性不强,不能满足视力残疾人的需求。在中残联“十一五”规划中,特别提出了加强残疾人辅具的开发和发放工作,要为低视力者发放10万件助视器,这无疑是对残疾人辅具特别是视力残疾人辅具工作地极大推动。但是由于对助视器的范围没有界定,大部分人对助视器缺乏全面的认识,而只是停留在狭义的和有限的助视器材上,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只是为部分低视力者配发了眼镜助视器和单筒望远镜两类等最基本的辅具。当然,这些助视器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值得指出的是,在北京这样的发达城市或地区,为视力残疾人提供更加丰富和更加先进的辅助器具具备足够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如为使用电脑的视力残疾人提供盲人读屏软件、专用放大软件和盲文点现器;为盲校或者随班就读的视力残疾儿童提供便携式电子助视器、能朗读电子文档的读书机等。这些辅具将对视力残疾人的生活改善和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发挥巨大作用。
2.改变模式、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辅具
残疾人的个体差异远大于健全人,同样是视力残疾人,他们的视觉状况和辅助的需求是差别非常大的,有的人需要放大器具,有的人可能更需要电脑软件,同样是放大器具,有的人需要放大二、三倍即可,有的人需要放大十几倍,一般情况下,视力残疾人往往需要多种不同的辅具来满足不同的需要。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在操作层面上的确有些困难。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规定来尽量满足残疾人的辅具需求。首先要制定或者建立权威的评估机构(目前在我国,医院对助视器知之甚少,不能承担这个任务),负责对残疾人的辅具的需求评估,评估一方面要考虑残疾人的残疾特点,另一方面要考虑残疾人的实际需要。其次,要建立政府、社会和残疾人个人共同分担费用的机制,也就是为残疾人确定某一种辅具后,由残疾人负担部分费用,政府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补贴或者通过保险报销部分费用,对于家庭困难的残疾人,可以申请社会基金帮助。这种机制既保证了残疾人对辅具的需求,又体现了公平,避免了过度配备的浪费现象。在目前情况下,短期内这样一个机制不是很现实,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探索,如可以考虑对一些先进的辅助设备实行补贴制(类似“电器下乡”的补贴政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3.加强技术指导、提高辅具的配发和使用效果
视力残疾人辅具的评估和配发工作专业性比较强,目前我国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机构不多,部分大医院和康复中心对少数常见的助视器具比较了解,大部分医院的眼科甚至对助视器没有任何认识,更谈不上对其他视障辅具的认识和评估了。在我市,北京市盲人学校是具有这方面专业资源的少数机构之一,从2002年开始,盲校和德国汉堡大学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视觉康复的工作,在视障辅具的验配、训练和视功能的评估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发放的很多助视器没有经过专业的验配,致使这些助视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除了进行专业评估和验配外,对于辅助器具的指导和训练必不可少,以常见的近用眼镜助视器为例,这种眼镜只能用近距离阅读,在屈光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遮挡一只眼睛单眼使用,否则极易疲劳,许多使用者不知道这个道理,由于很容易疲劳很快就放弃不用了;对于单筒望远镜来说,放大倍数越高其视野就越小,寻找目标物就非常困难,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使用放大效果极好的CCTV助视器时,寻找行首的技巧显得特别重要。综上所述,助视器的配备必须要以一定的专业资源为依托,需要对使用者进行指导和培训,以提高使用效果。
4.普及辅具知识、尽快建立辅具信息和供应网络
现代视障辅具的迅速发展是近年来的事情,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和政府对特教事业的高度重视,有些盲校有条件购买少量先进的进口辅具,部分盲校学生从中受益。然而,从了解的情况看,许多随班就读的视障学生除了知道放大镜和望远镜等几种常见地助视器外,对于其他辅具几乎一无所知,社会上的成年视障人和学前视障幼儿的家长也基本上对助视器知之甚少,有些人听说过有关的信息但不知道到到什么机构购买或者寻求指导。在中残联“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巩固和完善全国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建立国家和区域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加强信息服务。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视障辅具工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社区甚至更高一级的康复中心还没有真正承担起对视障辅具的供应、技术指导和信息传播作用。因此,尽快建立和完善残疾人辅具特别是视障辅具的供应和指导网络非常有必要。
附录:一些重要视障辅具列举 摘选自www.tongqiming.com 瞳启明公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