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0月15日电(记者詹婷婷)今年10月15日是第26个国际盲人节。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安徽多家省市图书馆里盲人阅读室盲文书籍较多,多媒体设备齐全,读者却寥寥无几。
记者15日来到安徽省图书馆,在阅览室内,靠里面的两个巨大书架上摆放的书籍整整齐齐,都是牛皮纸装订成,每本都很厚,有文学、艺术、科技等很多种类书籍,上面的文字都是盲文。虽然书不少,但供读者阅读的桌子旁却空无一人,盲人日并没有盲人在这里阅读。“有时候一个月都来不了几个人。”该馆内残障人士阅览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安徽省图书馆借阅部主任丁泽红告诉记者,图书馆早在2004年就在一楼开设了“视障读者阅览室”,里面有接近400册盲文读物,同时阅览室还配备了200多张光盘、磁带,并专门配置了多台装有盲人使用软件的电脑,视障读者还可以上网“冲浪”。
合肥市残联组织联络处处长何军向记者解释了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利用率低的原因。何军说,目前合肥市共有视力残疾人5万多人,其中有不少在农村,所以基本上无法来到城里的图书馆阅读盲人书籍。此外,盲文书籍需要接受过专门盲文教育才能看懂,但合肥市很多盲人盲文基础不够,影响了他们的阅读能力。
“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虽然日益完善,但经常遭到破坏和占用,导致盲人出行不便,很多盲人怕上街、不敢上街。”合肥市图书馆馆长凌波告诉记者。“公共交通建设也不是很健全,合肥市图书馆旁的公交车站少之又少,盲人们怎么来看书?”
凌波表示,合肥市图书馆正在进行给盲人“送书上门”进行阅读的尝试。“现在如果社会上有好心的志愿者能帮助这些盲人送书,那就太好了!”
丁泽红也表示出行不便是制约盲人前来阅读的最大障碍。“我们恳请家人们能抽出一点时间,不管是不是国际盲人日,请在您有空的时候,带着盲人朋友来馆里看看书,我们会把最好看的图书,最精彩的多媒体奉献给他们。”丁泽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