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政府、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与日俱增,信息无障碍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和个人积极投身于信息无障碍事业,在标准制定、产品研发、技术探索等多方面进行了踊跃的实践。因此,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信息无障碍的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不断问世。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盲人信息无障碍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盲人在信息世界中举步维艰的困难局面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冷静地看到一个基本事实,信息无障碍的需求是复杂的、持续的、多样化的,而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其应用也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不断拓展。与此同时,信息无障碍的新需求也就与时俱进地产生了。由此,我们知道,在不断涌现出的新需求面前,我们很难凭借一种技术、一个解决方案从容应对。我们必须深入研究这些新需求的多层次、多方向的复杂性。
盲文的传统优势
自19世纪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发明盲文以来,盲文就成为世界各国盲人的特殊文字形式。近两百年来,盲文作为盲人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对广大盲人群体而言,迄今为止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盲文依然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
盲文又称点字。通过点阵的不同组合形式,呈现出特定的意义。盲文作用于人的触觉通道,必须依赖敏锐的触觉才能感知。经过长期研究,我们认为,作为传统的信息载体,盲文具有以下几个不可替代的优势:
完备的表达体系;
易学易用的编码方案;
主动获取便于记忆;
成熟的出版工艺和规模化的生产系统。
随着盲人获取信息手段的不断丰富,传统的纸介质盲文出版物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我们坚信,盲文所具备的优势决定了它的不可替代性。但同时我们也不无忧虑地看到,受盲文出版工艺、制作成本等综合因素制约,纸介质的盲文出版物始终存在品种单一、数量不足的情况。作为读者而言,盲文出版物在便捷、收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弊端。事实证明,盲文作为盲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迫切需要其它途径的辅助和补充,而其自身的电子化,同样刻不容缓。
读屏软件奠定信息无障碍重要基础
读屏软件自上世纪末诞生以来,依托个人电脑、国际互联网络与大量应用软件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各国盲人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读屏软件也日臻成熟。当我们无障碍地使用电脑阅读、写作,当我们自由地在互联网上冲浪,当我们尽情地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服务时,我们甚至忘记了自己是盲人。读屏软件的普及,为盲人打开了那扇尘封已久的信息之门,同时也必将改变众多盲人的命运。
成熟的读屏软件,不但要提供清晰的语音,来帮助盲人了解电脑的操作结果和过程信息,而且必须同时提供这些信息的盲文显示。这一点,已成为国内外业界的共识。所以,仅仅提供语音朗读的读屏软件,并不是完整的解决方案。因为事实证明,单纯依赖听觉通道来获取一过性信息,记忆效率不高。同时,如何克服和弥补读屏软件的线性工作模式,也是未来信息无障碍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有声书与阅读终端
在读屏软件问世之前,有声书一直是盲文书刊最重要的补充形式。从当年的以磁带为存储介质到如今的光盘存储和网络存储,从当年原始的录音方式,到如今的数字化制作工艺,有声书无论在基本形式和传播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Daisy制作标准的不断普及,给有声书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林林总总的便携式阅读终端的不断问世,配以无限互联更加机动灵活的资源发布方式。不久的将来,盲人朋友将会有更多选择、更加便捷的阅读方式。以日臻成熟的语音合成技术代替真人念读,以Daisy制作标准代替原始录音方式,以互联网的发布方式代替图书馆的借阅模式,为林林总总的便携式阅读终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这不但是有声书的发展趋势,也是有声书作为信息无障碍范畴中信息获取方式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大字本出版与助视器
我国约有低视力患者980万人,他们的视觉并未完全丧失,但又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自由地获取信息。对于低视力人群,不能简单地将他们与全盲人士等同对待。而是应该向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最大程度地使用好他们残存的视觉功能。
为了使低视力群体和老年视力功能减退者减轻由于视力残障所造成的影响尽可能的恢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能力,重返社会,我们认为向他们提供大字本的出版物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盲校、特教学校和随班就读的低视力学生,对大字版教材的需求则更加迫切。
除了需要大字本出版物以外,低视力人群对不同规格的助视器也有非常强烈的需求。价廉物美的助视器,在现阶段也是对大字本出版物严重不足的重要补充。虽然助视器的应用更为广泛,但依然不能从根本上代替大字本出版物的需求。
新需求、新机会
一位盲人手持盲杖行走在喧闹的都市中,当他在盲道上无助地彷徨时;当我们围坐在餐桌前准备点餐,面对着五颜六色的菜单却只能向服务生露出一脸茫然;当我们站在ATM自动取款机前,却只能尴尬地耸耸肩……
我们期盼着信息无障碍的新成果。我们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幸运的时代,我们有理由希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在一个个交错的路口间迷失方向。我们甚至希望,我们可以坐在出租车里,指挥汽车向左转或者向右转,直至精确地抵达目的地。我坚信这样的时刻已经为期不远了!我坚信新需求必然带来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