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残疾人就业的一个主要途径,盲人按摩院的开办解决了不少盲人的上岗难题。然而,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足疗店,正不断冲击着盲人按摩这个盲人赖以维生的行业。虽然两者从事的都是按摩行业,而且很多服务内容相同,但由于进入的门槛不同,盲人按摩院面临着很多不公平的竞争。业内人士呼吁,作为同一个行业,相关部门在门槛的制订上要“一碗水端平”。
生意:降了三成多
7月29日,在市区经营一家盲人按摩店生意的老板告诉记者,这两年无锡大街小巷开了很多的足疗店,高档的,低端的,各种档次的都有。
“虽然平时来做足底按摩的客人只占进店客人的30%-40%,但这些足疗店的开出还是给店内生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夏天一直是足底保健的高峰,在这种季节,原来他们店内一天来做足底的客人都在100人左右,而且好多年一直很稳定,但现在一天连60人不到,少了差不多一半人。该负责人说,他后来和他的一些老客户联系,发现他们不是不做足底保健了,而是到新开的足疗店去了,这些老客户“移情别恋”看中的是那的档次和多元化的服务。
记者在调查市区一些盲人按摩院和足疗店时,发现双方在足底按摩方面,对外的价格都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足疗在50—70元左右。
抱怨:入门不公平
足疗店越来越多,同样的价格,更多的服务,更好的环境,抢走了部分盲人按摩店的生意。盲人按摩院急在心里,却无法走降价这一条路,因为投入太大的原因。
在采访中,不少盲人按摩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开一家盲人按摩院条件比普通的足疗店苛刻多了。除了要领取工商、税务等执照,还要从残联部门领取开业许可证,而从残联部门领取开业许可证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要员工要有相关的技术职称,不是随便找几个盲人来,随便培训一下,就可以开办的。但足疗店是以休闲为主,很多技师并没有资格证书,受过一点简单的训练就开始给人摸脚了。
市残联教育就业处的杨主任介绍,目前无锡范围内(包括江阴、宜兴)的盲人按摩院有80多家,都是经过严格把关后才开办的。对于盲人按摩院,有明确规定从业人员需有70%以上为盲人,且均要取得初级技师的资质,此外对于盲人按摩院的经营法人,也必须是盲人,并要具备中、高级技术的职称。杨主任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要取得中级职称要六七年时间,而要取得一个高级职称,没有八九年的努力是根本做不到的。
虽然手法不专业,不少足疗店对外还称是中医治疗,但由于好的环境加上有送吃的等服务,按照现在这样的趋势,就是盲人按摩院专业技师受到非专业技师的挑战,而且大有扩大的趋势。无锡某盲人按摩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盲人按摩院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推拿、足疗、刮痧、汗蒸、拔火罐等内容,是对客户身体存在的一些不适进行辅助治疗和保健,因此对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他们在技师上的投入很大。
正因为这样,40元一个足底按摩,盲人按摩院给技师的返点在18元左右,而在足疗店,大部分返点的价格则在10元左右。盲人按摩院从开始到每一天的经营,付出都比足疗店多。所以很多经营者感到了压力。
呼吁:要加强监管
采访中,不少盲人按摩院负责人表示,面对这种现象最好要加强监管,在同一路段要控制好类似店发展的规模。作为同一个行业,相关部门在门槛的制订上要“一碗水端平”。“盲人按摩”作为政府扶持的一项残疾人就业项目,盲人按摩院发展本身就不容易,开出来以后还要面对这样的挑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而且足疗店业缺乏培训、无证上岗等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按摩行业的健康发展。
“虽然是以保健治疗为主,但也要增加点内容。”业内人士建议,现在服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客人对硬、软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盲人按摩院要走出传统的“把自己装扮得像个诊所”的影子,在服务内容上能够增加,比如简餐、导引服务上都要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