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中心区设在6个交叉路口帮助盲人过马路的无障碍设施——盲人钟,仅仅开通使用了两周就被迫“闭嘴”停用,原因是周围居民投诉该设施的声音太吵。
仅在南山中心区,这样的事情已经是第二次发生,2004年那次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被迫停用。
盲人过马路,除非有人帮助,否则只有靠声音提醒最为可靠。健全人因为自己耳聪目明,则不能包容盲人的特殊需要,不禁让人想起挤乘公交车时的一种大众心理:虽然公交车上已经很挤了,但每个车下的人都希望自己挤上车。一旦自己挤上车,又立即会因为车上已经太挤而要求司机马上关上车门。相信投诉盲人钟太吵的人当中,家里一定没有需要亲人时刻照顾的盲人。
这种心理虽然可以理解,但对整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却是极大的伤害。破解这一困局,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让每个市民都能养成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文明修养。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日本人就是很好的榜样。
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无数次的地震灾害都证明了一点,人们如果掌握足够的科学应对地震的知识,就会大大增加存活的机会。因此,在日本的每一个城市,都建有若干地震灾害体验馆,可以非常逼真地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真实状况,唯一不同的是所有倒塌的建筑材料都不会伤害到体验者身体。市民在这里可以反复体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从而培养起科学防震的本能反应。对日本的小学生来说,到地震灾害体验馆体验是每年的必修课。
日本人不仅对无法抗拒的地震灾害是如此,对人为建筑是否科学合理,同样建立了类似的体验馆,以求做到最好。
曾有一位建筑商,专门为公司员工建了一座生活体验馆。在这个馆里,一个健康的正常人可以通过某些道具,立刻变成残疾人或行动不便的老人等,体验在公司开发的房子里生活是否有什么不便之处,从而使员工能够明白,房子应该怎么建,应该建怎样的房子。
南山的盲人钟被“闭嘴”,是因为健全人嫌它的声音太“吵”。健全人连这么一点“吵”都不能容忍,是因为他不关心也感受不到这个有点“吵”的声音对盲人过马路是多么的重要。
受日本人做法的启示,我们想提个算不得大胆的建议:深圳不妨建一批“城市文明体验馆”,让深圳市民可以在里面通过最现代化的仿真技术,“实景”体验一下自己如果是一个盲人或其他方面的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多少不便,对城市的公共设施又有多少的要求。相信有了这样的体验,应该不会对有点“吵”的盲人钟那么“小气”地除之而后快。对城市建设强调无障碍设施的要求,也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模拟器上体验一下超速驾驶、强行变道、横穿马路、跨越栏杆究竟有怎样的危险,也就会对新出台的道路交通违法处罚条例有更多的认可;以局外人立场体验一下城市每天都会严重堵塞的超级拥堵点是怎样形成的,对养成文明驾驶的好习惯一定大有好处。
不仅如此,对面临火灾、水灾、地震、车祸、电力灾害、通讯瘫痪、地铁瘫痪等许许多多非常情况,“城市文明体验馆”里都可以设置不同的模拟场景,让大家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认识到人们相互帮助的重要,认识到对其他人生存权利包容的重要,既提升了市民的求生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升华了市民的综合文明素质。
当今世界,气候变化带来的频繁自然灾害,需要我们每个人主动提高应对能力,城市越现代化越脆弱的特性,更需要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应对一切突发情况的准备。现在,虽然各级政府都制定了许多应急预案,但如果当真出现最坏的情况,这些预案能在一瞬间教会市民如何自救、如何救人吗?
深圳作为经济特区,观念领先,经济发达,有能力、有实力率先建立一批“城市文明体验馆”,这应该是一项和谐城市、文明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真若如此,深圳之福,深圳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