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教授杨佳出席大会
图为合影留念
9月1日至3日,第三届《残疾人权利公约》缔约国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公约缔约国、签约国有关机构及残疾人组织代表约600人参加了会议。墨西哥常驻代表任会议主席,我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大使李保东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我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专家――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教授杨佳,中国残联国际部段小蕾参团与会。会议举行了残疾人权利委员会选举和多场讨论会。
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出席开幕式。沙表示,过去一年国际社会推进残疾人权利保护取得显著进展,公约签约国增加到146个,批约国达到90个。许多国家根据公约规定修改国内立法,出台相关政策,成立保障残疾人权利的专门机构。
联合国人权高专皮雷发表视频致辞。皮充分肯定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工作,表示本届会议后残疾人权利委员会专家将由12人增至18人,处理来文、国别访问等实质工作的能力将大大加强。各国应支持委员会工作,按时提交履约报告,认真落实委员会建议。
本次会议除改选6名任满的委员外,还根据公约规定增选了6名新委员。90个批约国中的88国出席并投票。会议经过多轮投票,分别改选6名委员和增选6名新委员。
会议围绕“包容性和教育权”及“包容性和社区生活”两个主题举行圆桌会。与会专家认为,残疾儿童占全球失学儿童总数的三分之一。各国应改进课程设计,强化教师培训,建设学校无障碍设施,增强各级教育系统的包容性。联合国应设立特别基金,支持各国完成由特殊教育向包容性教育的转变。专家认为,把残疾人搬入社区只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第一步。各国应加大对残疾人家庭的支持,完善社区服务,为残疾人融入社区生活创造必要条件。家庭和社区对残疾儿童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各国应彻底摒弃设立“残疾儿童院”的错误做法。
30多个国家发言介绍了各自发展融合教育、帮助残疾人融入社区的政策措施。肯尼亚、毛里求斯、马拉维等国呼吁国际社会为发展中国家实施公约提供更多资源。泰国强调残疾人教育没有统一模式,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可发挥各自优势。巴西强调知识产权保护不应成为盲人接受文化教育的障碍,呼吁各国加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内有关条约的谈判进程。
杨佳教授发言表示,中国政府于近日向残疾人权利委员会提交了履约报告,这是中国促进残疾人权益保护的又一重大步骤。中国高度重视残疾人参与社区和接受教育。近年来在社区建起三千多个的“阳光之家”,为残疾人提供生活、学习和康复方面的服务,帮助残疾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是世博会历史上首个残疾人主题馆,体现了残疾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了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
会议还举行了以“人道主义和风险情形中的残疾人”为主题的非正式讨论会。各方呼吁在制定灾害防范预案、资金拨付、灾后重建、跟踪评估等环节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杨佳教授在发言中提到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在青海玉树地震后及时发出的声明,表示委员会对地震灾民的关注和支持,呼吁各方在赈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考虑到残疾因素。
另外,会议开展了与联合国系统的对话。联合国经社部、人权高专办、世界银行、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人口基金分别介绍了各自支持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