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是一个城市文明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盲道的建设不仅方便了盲人的出行,更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与关怀。连日来,记者在城区多处道路走访发现,市民的自行车、电动车、私家车,商店、门头房前的货物、广告牌,还有书报亭,早餐车,烧烤摊等都存在占用盲道的现象,影响了盲人的正常、安全出行。对此,相关人士纷纷表示,市民维护和合理使用盲道的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切实完善盲道的建设和管理。
盲道变“忙”道 市民见怪不怪
9月7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处路段发现,盲道被占现象十分严重。随意停放的汽车、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商店、门头房前的货物、广告牌,以及书报亭、早餐车、小商小贩、烧烤摊,沿街建筑工程堆放的建材和完工后的建筑垃圾等都存在占用盲道的现象。有的盲道上设置了井盖,或是间断,影响了盲道的连续性。对此,很多占用盲道的市民,均有一种见惯不怪的态度。
当天上午8时许,在奎文区东风东街人寿保险公司附近的非机动车道上,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很多骑自行车、电动车的市民,为了节约时间也在人行道上逆行,一位骑自行车的女士直接逆行在盲道上,不仅影响了盲道的正常使用,给行人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上午9时,记者来到胜利西街潍坊百货大楼附近,注意到百货大楼南侧的盲道已经被当成了停车场,大约停放了50多辆电动车和自行车。记者询问正在将电动车停放在盲道上的一位女士时,该女士回答道:“不停这能停哪儿啊?商场门前又没有专门停车的地方!”
在东风东街世纪泰华广场对面中国农业银行门口前面,停放的七辆电动车的后轮均压在了盲道上。有一位骑着三轮车来取钱的男子,也将车停放在了盲道上。当记者提醒车子压了盲道时,该男子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注意”,随后将车子移到了盲道外侧。记者在此处观察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发现,很多市民停车的时候,看哪儿有空位置就把车子停下了,根本就没有注意自己是否压到了盲道。
东风西街与和平路交叉口附近的潍坊银行门前,一位五六十岁的男子在招揽往来的路人购买大枣,记者走近后发现,他的手推车“截在”盲道上,便问为什么把手推车停在了盲道上。“说是盲道,你平时看到过有盲人走吗?再说,我要是不把车子停在这里,你们能买到这么好吃的大枣吗?”他说。
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了潍坊小商品城。发现人民街上侵占盲道的现象非常严重,两边道路的盲道上都是沿街商铺摆放的货物。不仅如此,由于此处人流量大,很多前来购物的市民也把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停在了人民街南侧的盲道上,行人通过时也只好绕行。在人民街中央部分还有两家麻辣串卷饼的小车,当记者提醒摊主侵占了盲道时,一位摊主反而质问记者:“你凭什么管我们?我们一直都是在这儿摆的,再说不在这摆你让我们去哪儿摆啊?”
盲人按摩师 危险重重,不敢沿着盲道走
“走盲道走怕了,我实在是不敢走盲道了!”在奎文区福寿东街和文化路交叉口东侧的“李兵推拿”,盲人按摩师李兵告诉记者:“我住在潍城区东风东街与向阳路交叉口的芙蓉小区,以前我经常走着上班,一般50多分钟我就能走到店里。后来,人们生活条件好了,私家车多了,盲道上经常停放了车辆,我有一次头都撞破了。”
李兵停顿了几分钟,叹了一口气接着说:“其实我很喜欢走走,锻炼锻炼,我的感应能力还是比较好的,一般一两米之内的东西我都能感应到,但现在我一般是不走盲道了,偶尔走的时候心里也是战战兢兢的。现在如果出门的话,我都是沿着马路牙子走机动车道,这样一般不会碰到,而且也能走直线!”
在“李兵推拿”工作的盲人张永慧说:“我回家时,也是顺着马路牙子走机动车道,白天还好说,但是晚上经常有车辆停放在马路边上,有时候就会走到马路中间。”张永慧的右眼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现在又患有青光眼,左眼则一直是假眼球,视力几乎为零。家住奎文区胜利东街和文化路交叉口的盛世豪廷小区,但是一直是走着上下班。“以前走盲道时,被可能是电线杆上的拉线碰了好几次,有一次还差点就被盲道上的井盖绊倒,现在的我不走盲道!”张永慧无奈的说。
“我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跟盲人接触,我很深刻体会到了盲人的不容易!我认识一个盲人,他30多岁的时候失明,方向感不太好,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他基本不出门。他说一出门就害怕,害怕找不到回家的路。”在盲人推拿工作室工作的王女士说,“现在城市发达了,市容变漂亮了,盲道的覆盖率也提高了,但是由于车位紧张,乱停乱占现象严重,很多盲道不帮‘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