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笔者对于科技的发展一直关注颇多。尤其是拥有了iPhone之后,我更是对此倍加留意,如今,iPad又走入了我们的生活。总体而言,电子设备呈现出了体积不断减小且性能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
还记得我用过的第一台计算机,那是一台苹果牌的IIe行电脑。每次启动时,我都需要插入一张5.25英寸的软盘作为系统引导盘,每张软盘上通常会拥有一个程序——是的,没有错,一张盘就只够放一个程序——假如程序体积较大,可能还会出现多张软盘分别保存程序不同部分的情况。除此之外,用家还需要准备一张空盘,专门用来保存自己的文档。结束了某个程序的操作之后,用户必须更换软盘才能达到类似于程序切换的目的。当时,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进步,然而,就目前的标准而言,这种操作方法无疑显得过时而麻烦。
无论是文字信息还是语音通话,自从购入iPhone的那天起,它就成了我与外界交流的首选工具。因此,诸如:雅虎通以及AOL即时通讯这类的PC软件客户端对我而言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与此同时,由于短信功能的日趋强大,其性能已几乎与原先的电子邮件不相上下,渐渐地,电子邮件也开始与我们走得越来越远。我还注意到,智能手机的用家往往联系起来较为方便,因为相较于传统的电子邮件,他们回复短消息的速度无疑更为迅速。
过去,我常常通过电脑访问YouTube网站,不过,如今手机屏幕上也出现了YouTube的图标。该网站手机客户端的使用极其简便,载入程序后,只需通过键盘或是语音输入搜索关键字,所有相关的搜索结果就会呈现在手机屏幕上,此时,你便可以用手指在屏幕上进行滑动,手机内置的VoiceOver读屏软件就会读出每一项搜索结果的具体信息。与电脑客户端相比,Youtube的手机客户端使用起来显然要方便的多。另外,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市场上常见的电脑读屏软件都无法对相关的视频控件进行朗读,因此,视障者要么必须在明眼人的帮助下事先设定标签,要么就只能在屏幕上费力的摸索,直至找到所需按钮为止,这不仅需要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有时,他们还需要一些运气。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轻而易举地告别自己的台式计算机,走上一条由移动电子设备作为信息获取之主要途径的道路。
然而,这条道路绝非是一条供人肆意驰骋的浩荡坦途。要知道,当你握着手机,在互联网上随意遨游,搜罗喜爱的音视频文件的时候,大量移动数据流量的消耗必不可少。想要建立无线连接,首推的自然是接入到Wi-Fi网络,因为,Wi-Fi根本就不会消耗手机的任何移动数据流量,除此之外,不同的流量套餐有着各自的限制,幸运的是,我的亲戚家里都装有Wi-Fi,因此,只要在他们家里,我就能够轻易地接入他们的Wi-Fi网络,根本用不着担心超出包月流量套餐上限的问题。
就此而言,我认为,最好能够有一个可信的人与你一起,共同对自己无线数据流量套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所有的无线数据运营商都能把自己推出的各种数据套餐解释得头头是道,不过,即使在我们的鼻子底下,他们也能够在不经意间,给这些套餐加上各种各样的费用。很显然,他们都对用户的心里做过仔细的研究和规划,因为他们坚信,广大民众必然会拿出自己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去购买他们的套餐,因此,我觉得,在签下自己的大名之前,你最好能够对所签合同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合同期限一般会超过两年,在此期间,但凡你觉得有所不满,想要更改或是退出合约都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和高额的违约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