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会问我,失明后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你最好忘记失明。不过,在失明后,尤其是儿童失明后,的确会有陷入现实黑暗的不同生活。
我是“伦敦盲人协会”的负责人,每天,我们在工作中都要和盲人青少年打交道。他们告诉我们,失去健全视力并不可怕,而缺乏信心、适应能力、朋友和对将来的希望才是真正的问题。
如果和盲人青少年谈过话,你就会发现,在六岁以前他们的思想和眼界就已经受到了限制。到了19岁,他们会说自己感到孤独,父母为他们做了太多的事情,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跟上时尚,对前途也怀着极端的焦虑。
统计数据显示,有40%的视障青少年在本地没有可以一起玩的朋友,而80%的视障青少年表示对生活不抱太大的希望。我们认为,在12岁以下的盲童中,有四分之一情绪抑郁。
有个叫李的少年对我们讲了他的故事。李是他所在高中里唯一的视障学生。在很长的时间里,他感到孤独和压抑,因为他不能外出,不能做他明眼朋友们所做的事情。
自从参加了“伦敦盲人协会社会和伙伴群组”,李不仅高兴多了,而且对自己的能力也更有信心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再孤独了。”
李是幸运的,因为他得到了自己所需的帮助和支持。但是,如果盲人青少年得不到正确的支持又会怎样呢?让我们来看看成年盲人的处境:
有66%处于就业年龄阶段的盲人失业
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上
有30%以上的人存在抑郁倾向,有30%以上的人感觉严重焦虑
这样的状况无论如何是视障青少年的父母不愿意看到的。我们必须正视今天视障青少年所面临的问题。尽管用于支持视障青少年及其家庭的资金在增加,尽管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视障青少年的生活却没有什么变化。
21世纪英国视障青少年的生活仍旧如此,真是令人可叹。这也就是我们启动“未知故事”活动的原因。通过这一活动,我们提醒公众重新思考视障青少年所遇到的困难。在伦敦的地铁里,在BBC“经典频道”的广播里,宣传者们讲述了一个个视障青少年成长的真实故事。
我们邀请公众为我们提供有关视障青少年故事的素材。同时,我们也希望人们能从“英国皇家盲人协会”的网站上拷贝视障青少年的故事,并把他们粘贴到自己的Facebook或者Twitter上。
通过分享资讯,我们希望能唤起公众的关注,使“伦敦皇家盲人协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同时,我们还希望通过“伙伴群组”等活动,真正改变视障青少年的生活。
“未知故事”的目的是告诉全社会,在对待视障青少年方面我们以往的不足之处,并提醒公众现在到了改弦更张的时候了。利用这一活动,我们盼望能消迷视障青少年在生活中的种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