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与会代表们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城,共同迎来了《马拉喀什条约》正式签署的历史性时刻,这一公约为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视障人士扫清了获取图书资料之路上的一大障碍。
富有传奇色彩的视障音乐家史蒂夫·汪达亲赴马拉喀什,参与了隆重的庆典仪式,在他看来,这一历经数年谈判,遭到众多版权拥有者反对的公约的最终签署,可谓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根据世界盲人联盟的数据统计,由于受到相关版权法案的制约,迄今为止,在每年出版的各类图书中,仅有5%的书籍能够被转译为视障者可用的无障碍板式。而且,书籍资源的跨境交换也受到了严格限制,这直接导致了世界上3.14亿视障者中的绝大多数人,尤其是约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视障者们与这些珍贵的图书资源失之交臂。
经过为期十天的密集谈判,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下辖186个成员国的800余名代表终于达成了协议,主要对原有条约中的版权制约条款的适用范围进行了限制。
制定本条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出版物的特殊板式,如盲文、数字化音频以及大字印刷品等的转译和传播。当这一历经数年的协商尘埃落定,《马拉喀什条约》最终出台的那一刻,参与此次谈判的民间组织代表们禁不住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世界盲人联盟主席玛丽安娜·戴梦得谈到:“我们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大会上,见证了这一令人兴奋的历史性时刻。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条约的出台使得视障者可以在某一国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到不同板式的图书资料,并将此资源与其他国家的人们分享。如今,各国必须首先签署此条约,在条约正式签署之前,我们还无法应用其中的各项条款。”
本次谈判主要围绕《1886伯尔尼保护文学及艺术作品公约》展开,该公约规定,只有在获得了原作者及版税支付方的许可之后,有关方面才可以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此外,公约还对图书资源的跨境交换有着严格的限制。正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所解释的那样,即使拥有了相应的免责条款,各个国家纷繁复杂的现行条例也会对特殊板式图书的跨境借阅带来巨大的困难。他表示:“如今,新条约的签署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图书资源交流体质。视障者无论是身处塞内加尔还是摩洛哥,都可以直接通过某一法国的相关组织借阅自己所需的无障碍书籍,这便是一个最好的实例。”
高锐表示,考虑到出版商们会以条约的实施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实际经济利益为由,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他自己也与许多与会者一样,对谈判的最终结果感到“惊喜”。
来自西班牙国家盲人协会的芭芭拉·马丁对于条约可能在西班牙语世界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大为看好。他表示:“这必将带来令人惊叹的成果。我们今天所付出的努力会为西班牙与阿根廷带来超过15万册的无障碍板式图书,并在整个西班牙语世界中得以广泛传播。”
南非国家盲人委员会主席杰斯·耐尔表示,条约的最终签署是一个“令人心情激荡的时刻”,他强调说,考虑到非洲巨大的视障人群体比例,其在相关国家必定会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协调下,谈判已经经历了四年之久,此次磋商的困难与艰巨,我们早已了然于胸,尤其是以美国和部分欧盟国家为首的诸多势力的大力阻挠,更是令其雪上加霜。然而,仅仅一个周末的时间,一切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机。在非洲,我们必将在知识与信息的获取过程中占据更为有力的位置,这无论是对当地教育质量的改善,争取教育权及医疗服务权,还是鼓励视障者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方面,都有着莫大的益处。”
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马拉喀什条约》于6月28日早间在史蒂夫·汪达的见证下,正式生效,史蒂夫曾经承诺,他会在签署条约的庆典上登台献艺。这位美国歌手表示:“对于视障人士而言,这完全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此次谈判的成功向执掌世界牛耳的领导人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人们完全可以在坚固商业利益的同时,为慈善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我只是希望,所有成员国的政府都能够坚定不移地将本条约的精神予以贯彻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