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用探路器(轮式盲杖)展开图片
盲用探路器(轮式盲杖)折叠图片
盲用探路器(轮式盲杖)组合图片
简介
本产品是由吉林省四平市键源康复研究所科研人员根据盲人的生理特点、实际需求以及现在盲人定向行走辅具发展的具体情况,经过近三年的研发工作,终于研制出了本品,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新产品借鉴了国内外各种盲杖的优缺点,颠覆了传统盲杖‘一根圆棍’的习惯设计理念。研发过程中,听取了多名各年段、性别盲人的使用体会意见及社会交通参与者的建议,融入了现代美学设计,在材质、款式、颜色等方面进行了多次调整和修改,终于研制成功。
产品结构介绍
1、杖体:杖体为近似正方形的外形设计,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减轻持杖者负担,外部喷涂合乎国家相关盲杖颜色标准的白色漆料。
2、杖柄:选用高级塑胶材质,凸凹磨砂工艺粗棱手柄设计,增加摩擦力,利于持握,经久耐用,手感好不易滑落
3、轮架、杖尖:轮架采用分体式设计,由高级进口黑色呢绒材料构成,杖尖由轮架向前突起形成,既可用轮架上部敲打地面,也可使用杖尖扎实路面。
4、底轮:底轮选用高级耐磨,转向灵活的万向轮,镶嵌在轮架下面,可以保证轮杖在地面多角度多方向自如滑动,探明路况。
传统盲杖与轮式盲杖的区别
1、传统盲杖的缺陷:传统盲杖对于现在复杂的路面情况已经无法完全适应,随着盲道的普及,盲道对于盲人出行已经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盲杖无法正确寻找到盲道,传统定向行走方式加之传统盲杖的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盲人出行的需要,部分采用新技术如红外线探测等方法助盲出行的盲杖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完整的给使用者提供周边的情况表述,反而有时令使用者举步维艰。
2、轮式盲杖的优点:
(1)方形杖柄,三直一弯,弧度向前,利于定位。
(2)采用厚壁轻质铝合金材料,较比同类盲杖更轻巧耐用。
(3)采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高级白色漆料进行喷涂,杖体更加美观,并于轮杖总长的下三分之一的上段加贴环形红色标志,用料为国家交通管理部门指定使用的反光材料,因杖体为方形,故反光面更大,利于交通参与者观察与发现,保证使用者更加安全。
(4)下端为高质量万向轮,让使用者免去不断用盲杖点地的麻烦,彻底改变二点、三点法、定向行走方式,因盲杖可以始终在路面上滑动,不漏盲区,所以可以更准确且面积更大地向使用者提供面前路面情况,让使用者更清晰地感知脚下路况。在寻找盲道、上下楼梯等方面有着其他产品不可替代的作用,让盲人手眼通路。
轮式盲杖持杖方法及适用环境
1、持杖法:
(1)斜握随身持杖法:可使盲杖与持杖手臂连成一体的持杖方法,实际是把盲杖作为手臂的延伸,使轮杖尖能探索前一步及左右地面的情况,适合在比较平坦的路面使用。
方法:将习惯持杖手臂自然下垂,持杖手套进腕带,手握杖柄,圆弧面向上,直面向下,虎口向前,朝杖尖,持杖手臂连同盲杖沿身体正中线前伸,底轮触地,持杖手腕稍抬起,拇食指交替用力,以腕关节为轴,通过屈伸动作,使盲杖带动底轮万向轮在地面上滑动。
操作口诀:
轮式盲杖轻轻拿,手臂放松向前滑,
摆动大小因路况,手脚心耳感相加。
(2)直握触地持杖法:持杖者持杖手虎口向上握住杖柄,使杖体垂直于地面,探知脚前路面情况。多在雪后、泥泞、破碎路面时使用。
方法:杖身圆弧面向后,直面向前,如握笔或握拳样持杖柄,屈肘抬臂于胸前,杖身自然下垂,与地面成直角,可使杖尖在脚前上下、前后和左右灵活探索地面。其中握笔法活动幅度比较大,握拳法有利于支撑体重。
2、持杖行走环境:
(1)持杖行走平路:以斜握随身持杖法持杖,以腕关节发力,带动盲杖在地面上滑动。如在熟悉环境中行走左右滑动的幅度无需过大,甚至只需向前推动轮杖即可,如在陌生环境当中,需要更大范围了解所处周围环境的情况下,滑动范围应至少等肩宽或或一肩半宽,具体数值为以前正中线两边半径40—50厘米为宜。
(2)寻找盲道:此功能为本产品的重要特点,以斜握随身持杖法持杖,进入人行道,加大滑动半径,甚至可以达到75厘米,当手下有均匀的震动感,听到底轮滚过盲道地面发出的均匀撞击声,即为寻找到了盲道。此时,可减小滑动半径,脚踏盲道向前行进,但滑动时手感及声音都应在正前方,方可保证不偏离方向。如按照上述方法寻找无结果,找到路边石,右转 90度,慢慢向前推动,当有上述手感及声音的时候,即为找到了盲道,此时,左转90度,以上法前行。
(3)持杖上楼梯:采用斜握随身持杖法行至楼梯前,用杖尖或底轮探触最底层的起始级楼梯和扶手;改用直握触地持杖法持杖,沿起始级楼梯外缘划动并平行移靠楼梯扶手,扶稳后两脚尖与起始级楼梯垂直接触,同时杖尖探知起始级楼梯的高度和深度,起步上楼。上楼过程中杖尖要始终与上一级楼梯的边缘接触,当盲杖触及不到楼梯时,表明此段阶梯已经结束,但持杖者还需再上一级。上完一段阶梯后,可沿楼梯扶手转向走到下一段阶梯的起始级楼梯,用同样的方法继续上楼。
(4)持杖下楼梯:此为本产品另一大特点,采用斜握随身持杖法到达楼梯口,左右滑动探知楼梯宽度及扶手位置,杖尖下垂前推,同时缓步向前随着底轮不断滚至下一台阶缓步下楼,下楼过程中应随时关注底轮滚落下一台阶的深度,以便更好、更安全下楼,也可一定范围内进行左右滑动以了解各台阶的宽度变化和旋转角度。当底轮不再下降转为前行,即为已经无台阶。根据楼梯扶手角度转至下一台阶前,如上法继续下楼。
(5)上滚梯:随着无障碍建设的推进,盲人的活动范围也不断的扩大,公共场合经常会遇到乘坐滚梯。斜握随身持杖法到达滚梯附近,前行速度减慢,当底轮滚动声音为空音,手下均匀震动感,为底轮滚至扶梯盖板,继续向前稍下沉,将盲杖反转180度杖柄直面向前,使杖尖触地,可有阶段滑动声音,此为杖尖已经接触到滚梯梯面,在反转盲杖,底轮向下,此时将盲杖左右滑动,探知所处位置与滚梯扶手之间的关系,近左者伸左手,近右者伸右手,多可触及滚梯皮带,继续顺着盲杖牵引方向缓步向前踏入滚梯第一集台阶,持杖手放松,随杖尖升高,上至本段滚梯顶端时,杖尖下降,皮带角度变直,待杖尖稍振动并滚入扶梯盖版区时,即可迈步下滚梯。
(6)下滚梯:寻找滚梯及接近、上滚梯台阶方法同上,上至滚梯台阶后手臂放松,随杖尖底轮下降,待行至滚梯下端,杖尖升高,皮带变直,既之手下有振动感,底轮滚至滚梯下端盖板时,迈步即可下滚梯。
(7)进入电梯:斜握随身持杖法来到电梯门前,待电梯门打开,缓步向前,底轮经过地面与电梯地板接缝处时会发出触碰声音及振动感,底轮滚入电梯内,依据无高度差,判定安全,即可进入。
(8)出电梯:到达楼层,面对电梯门,电梯门开,斜握随身持杖法缓步向前,底轮经过电梯地板与楼层地面之间接缝处时可有触碰声音及振动感,底轮滚入楼层地面,依据无高度差,判定安全迈步出电梯。
(9)水坑路面:斜握随身持杖法在路面上行走有时可遇到积水或水坑,此时底轮滑动时有下降手感,如积水较多在坑中滑动时可有阻力,同时有滑水声音,将盲杖在水坑中滑动,判定水坑大小、深浅,根据水坑所处的位置,判定向左或向右绕开水坑。
(10)冰雪路面:冬季北方多有冰雪路面,持杖行走时滑动过程中突然手感阻力减小,甚至底轮经过此段路面时无滚动,同时滚动声音减小或消失,减速缓步向前,即可踏到冰面,继续缓步向前通过此段冰面。
(11)持杖进出门: 斜握随身持杖法行至门口处,如果盲杖探知门是开着且无门槛时,持杖者可通过左右滑动触及两侧门边,之后将盲杖置于中间向前推动进门、如有门槛可将杖尖在门框中间抵住门槛底部,慢慢竖起盲杖并换成握笔法持杖,同时小步前移至门槛前,用杖尖探知门槛的高度后迈过门槛进出门。盲杖探知门是关闭时,可将杖尖抵住门底竖杖换握走近门前、先用非持杖手触摸找到门的把手试探门的开启方向,然后用靠近门铰链一侧的手推或拉将门充分打开,持杖手把盲杖移至体前直握探索进出门,进门后将门轻轻关上。
(12) 向左转、向右转:斜握随身持杖法行走过程中如需转弯,若向左转则向左滑动半径加大,同时,身体左转向前行进,右法同左,此方法在夜间尤其重要,以便后方司机及时发现,保证安全。
携杖与置杖
1、行走时不需要使用时,可将盲杖竖立提起收于身体一侧,既不要影响他人,又不能妨碍自己行走。
2、站立携杖:持杖者停止持杖探索行走时,应立即竖起
盲杖将杖尖收回体前或拄在脚面上。
3、落座携杖:可将盲杖竖起夹于两腿中间,手扶杖体靠近体前;如有学习、工作或其他行为时,应将杖体斜靠不影响自己动作的一侧肩部,或将盲杖置于脚下,以便腾出手来做事。
4、置杖:指不使用盲杖时放置盲杖的方法应将盲杖悬挂或稳固的竖立于固定的位置,杖柄直面向外,以使其稳固不致滑倒,以便再使用时能及时、准确提取。
轮杖使用注意事项
1、本产品虽外形美观,结实耐用,但使用者也应精心爱护注
意保养,以增加其使用寿命。
2、持杖者应至少每半个月检查底轮轮架固定面与地面的角度是否有变动,螺丝是否有松动,如有变化应用工具拧紧,以保证使用效果。
3、持杖行走时,持杖手的肩、肘、腕关节都应放松,只需轻微力量进行滑动即可,以避免如底轮突然受阻无法滑动前行时因用力过紧导致杖柄撞击持杖者身体。
4、插拔杖体时应注意对准四面,方对方,圆对圆,轻轻缓慢小力插拔,以免损伤杖头或夹伤手指,造成接触松动,影响底轮或杖尖向杖柄传递信息。
5、底轮应经常在水中清洗,以保持清洁。
吉林省四平市健源康复研究所
吉林省四平市吉达康保健器械厂
电话: 18643009683
QQ: 63220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