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来自澳洲的企业家们已经走上了一条新兴的创业之路,向着“谷歌眼镜”等可穿戴技术领域的最前沿大步迈进。迄今为止,尽管尚未有任何产品正式发布,然而,已有大量内侧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流入市场,引得众多“急客”们纷纷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此类产品的潜在价值。据悉,目前,部分应用以颇具雏形,它们不仅能够为听障人士提供实时的语音转文字服务,为视障人士辨别面前的物体,还能指导新妈妈们迅速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谷歌眼镜”从外表看来与人们佩戴的普通眼镜十分类似,然而,就根本而言,它却是一台微型电脑。借助此种随身穿戴的新兴设备,用家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台能够自由行动的数码照相机和电子计算机。事实上,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用家的眼睛只需轻轻一眨,“谷歌眼镜”便可瞬间开始视频录制或照片拍摄工作。来自澳洲的开发者们对此项新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迅速开发出了大量与之配合使用的应用程序。
软件开发公司“B2cloud”的总经理乔希·格斯特是一位狂热的技术先锋,这位家住墨尔本地区的程序开发者谈到:“可穿戴技术可谓神奇无限。就根本而言,我仿佛将一台手机架在了自己眼前,无论是收发电子邮件、接打电话,还是查看地图,甚至在谷歌网站上进行搜索,一切均成为了能够无需借助双手便可轻易完成的任务,令我的双手真正得到了解放。”
他表示,迄今为止,对于此类新兴的可穿戴设备,路人尚未有任何负面的反应,绝大多数人仅仅抱着好奇的态度。格斯特谈到:“事实上,我通常遇到的仅是目击者的询问而非敌意。诸如‘你是在给我拍照吗?’则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此时此刻,你便可迅速地做出解释,向路人声明,这并不是在拍照。目前,该类设备尚未进入大众市场,帮助人们了解此项技术的实质及工作方式似乎更为重要,而这往往会令人惊叹不已。”
如今,公司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发了大量颇具潜力的应用程序,其中的两款应用有望为视障和听障人士提供帮助,令他们更为独立的生活。他介绍到:“我们开发的听障辅助程序能够将谈话内容转换为文字,通过‘谷歌眼镜’呈现于听障者眼前,这样,他们便可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了,此种呈现方式与影片中的对白字幕十分类似,只不过,这些字幕是实时更新的。”
另一款尚处开发阶段的应用能够帮助视障者辨识物品,利用语音为用家描述该物品的大致信息。“借助此款视障辅助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但凡低视力或全盲用家面对所需辨识的物品说出‘好了,眼镜,这是什么啊?’,稍等几秒钟,他便可通过自己佩戴的骨传导耳机收听到此物品信息的语音描述。例如,面对一个食品罐头,视障用家能够轻易地分辨出,这到底是一贯烤豆子呢,还是一罐意大利面或是浓汤。”
虽然相关应用尚处早期开发阶段,不过,格斯特先生仍表示,视障及听障人士以对该技术做出了十分积极的正面评价。他认为:“可穿戴设备的前景令人兴奋不已。尽管相关应用尚未正式发布,然而,可穿戴技术以真正进入了商用实验阶段。在正式进入大众市场之前,我们必须对其使用效果有所了解,在市场环境中进行必要的实验与测试。”
成功可期,但质疑不断
然而,长期以来,围绕“谷歌眼镜”的批评与质疑声一贯十分强烈。甚至有部分持反对意见的人将可穿戴设备的尝鲜者打上了“眼镜混蛋”(glass-holes)的标签。尽管此类设备何时才能真正登陆澳洲的公众消费市场尚无定论,然而,目前,其售价则高达约1500澳元,降价更是遥遥无期,而且,可穿戴设备是否能够在商业市场取得成功也尚未可知。
“Catalyst”的创始人格雷厄姆·菲利普斯博士曾经对此项全新技术进行过初步的尝试,他谈到:“尽管只有短短的一次试用机会,但是,我却不难想见,这必将成为一项引人瞩目的技术。不过,无可否认,可穿戴设备将大大增加使用者分心二用的几率,你可以一边参与房间里的讨论,一边查看屏幕上的信息。”在他看来,该类技术是否可能在未来长盛不衰,如今断言实在为时尚早,“我对此无从估计,我的意思是,其发展完全取决于软件开发者能够推出怎样的应用程序。迄今为止,通用翻译器是我最为心仪的应用,借助此款软件,你可以随时查阅任何语言的文档,眼镜会将其时时转换为英语,这样,你便可置身于全方位的英语世界之中了。我也曾听说,有外科医生在手术时佩戴了‘谷歌眼镜’,利用实时照相技术,将手术画面传输给学生,供他们学习之用。”
无可回避的隐私难题
然而,对于个人隐私问题的担忧令该项新技术广受诟病。菲利普斯博士谈到:“我认为,眼镜的摄像功能是其饱受批评的关键所在。凭借‘谷歌眼镜’,用家可以随时以视频或音频的方式记录下眼前发生的任何事情,而人们显然不希望自己时刻处于旁人的监控之中。如果你面对‘谷歌眼镜’的使用者,直接询问他是否摄录了你们的谈话内容,那这个问题本身就会令人尴尬万分。先前使用手机进行录像的时候,用家至少需要首先完成摄像头的对焦,这样,对方是否处于设想状态也就一目了然了,而现今,你却将对此一无所知。”
日前,澳大利亚隐私专员联合世界范围内的各界人士,致函科技巨头谷歌公司,针对“谷歌眼镜”的摄像及实时照片上传功能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维多利亚州代理隐私专员大为·瓦茨向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记者表示,正如许多新兴技术一样,以“谷歌眼镜”为首的可穿戴设备必将为大量各专业领域的工作者带来巨大的帮助。瓦茨先生谈到:“然而,此类设备也会引起诸多隐私和安全性方面的问题,不但众多处于‘谷歌眼镜’辐射之下的人们有随时被偷窥的危险,连眼镜的使用者也有可能麻烦不断。所谓隐私实质上是对自身信息传播范围的控制。一旦拥有了“谷歌眼镜”,周围的人们应该怎样杜绝自己被眼镜用家偷拍呢,他们又怎样保证这些信息不会受到滥用,比如被上传至互联网等等。”
同时,他还指出了“眼镜”潜在的信息安全性风险,即公司员工或其他此类设备的拥有者是否会偷拍他们所接触到的商业机密,并将相关信息上传至互联网呢?
新妈妈的福音
日前,另一位澳洲程序员为广大新妈妈们带来了喜讯,利用“谷歌眼镜”帮助她们快速掌握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来自墨尔本地区的路西·科尔曼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全新的应用程序,通过专用视频线路,新妈妈们能够与澳洲母乳喂养协会直接取得联络,从而得到协会工作人员专业的一对一指导。科尔曼女士谈到:“借助‘谷歌眼镜’,专家们能够从母亲的视角,对整个哺乳过程进行观察。新妈妈们对于母乳喂养的不断努力令人敬佩,我们都十分乐意看到这种积极的表现。然而,我们希望,每个新妈妈,哪怕他们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避免对成功哺乳的盲目自信。很多人认为,哺乳乃是人类的天赋能力,然而,事实上,对于新妈妈而言,这一过程困难重重,充满了挑战,她们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因此,我们诚挚希望,人们能够抛却自己对哺育婴儿的盲目信心,这也正是‘谷歌眼镜’的巨大作用之一。”
尽管此类设备在澳洲的正式发布日期依旧悬而未决,然而,一旦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真正到来,这些年轻的企业家们就会以自己的产品,迫使广大持怀疑观点的人们对此项技术抱以一种开明的接纳态度。
分心二用的风险
对于此类设备可能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澳洲警方一直保持着严密的关注。维多利亚省警察局就曾发出警告,但凡摩托车手随身佩戴“谷歌眼镜”,他们就有可能因粗心驾驶而面临高额罚款。其发言人向澳洲广播公司的记者表示,驾驶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因此,从根本而言,司机应该尽一切可能,尽量避免出现一心二用的情况。他谈到:“在驾车过程中,但凡有人使用手机、全球定位仪或是其他电子设备,那么,他就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