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技术的支持下,身处埃及的视障人士如今可以与普通观众一样走进艺术的殿堂。
“辛巴与他的父母一起走出洞穴,当他们快到山顶的时候,母亲温柔地轻抚了一下他的脊背。”
以上引用的这段示例展示了这项语音讲解技术的一种潜在应用场景。在3月23日举行的一场活动中,意大利教授,马切拉塔大学讲师埃琳娜·吉奥瓦尼(Elena Di Giovanni)介绍了这项技术,该技术是她与一家埃及公司Masreya Media的合作项目的一部分。
在这之前,一个由视障者组成的室内乐团进行了一场简短的表演。随后,在位于开罗歌剧院的高级文化委员会召开了一场研讨会,解释了语音讲解技术将怎样使视障人士以及年长者更加无障碍地获取教育以及文化资源。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埃及有超过两百万视障者,这项首次登陆该国的音频描述技术将有望为他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语音讲解技术的原理是将影片、剧场、展览、歌剧以及其他领域中的视觉元素转换成解说员栩栩如生的语言描述。据吉奥瓦尼表示,研究人员使用一种被称作“眼球追踪”的技术,通过追踪普通观众在欣赏节目时视线的移动变化,来确定最受他们关注的视觉元素并且将之制作成语音讲解材料。
语音讲解的内容包括任何能够向观众提供信息的视觉元素,这包括银幕上出现的影片信息以及标志等。吉奥瓦尼解释道:有时候,为了不掩盖掉影片中原有的声音,加入语音讲解的影片在播放时往往需要时常暂停。
“语音讲解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我们需要它长短适中。”吉奥瓦尼这样表示。
该技术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得到了成功应用。
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已通过立法要求当地电视频道为其一部分节目添加语音讲解。根据英国皇家盲人协会的数据,全英国已有超过600部电视剧集以及400余家影院的影片部署了该技术。
除了立法以外,政府也做出许多努力,以促进在语音讲解领域的培训,以及相关内容的创造等。欧盟资助了数个此类项目,其中包括因成功推广该技术而获得三百万欧元奖金的广告实验室项目(Ad Lab Project)等。
据吉奥瓦尼表示,像意大利和阿根廷这样的国家在某些方面与埃及的情况比较类似,在这一领域,她相信这些国家也能够有所作为。
“意大利可以作为埃及的一个范例,因为他们也是几年前才刚刚开始这一领域的尝试。”她指出。
吉奥瓦尼认为,高层的认可是语音讲解技术能够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此外,来自私营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内容生产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们将有机会与埃及文化部一起合作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埃及有非常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