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建设融合校园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秘鲁教育部希望,各方能够接纳具有特殊需求的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尽管现有的相关法律,如《23384号法案》以及《27050号法案》,对融合教育的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定,然而,这些法案在全国范围内的执行进程却遇到了重重阻碍,导致这一现状的因素包括:
* 教育工作者相对较低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无法支持他们继续自己的专业发展,也难以令他们对任何改革措施抱以开放的态度。
* 对于视障者发展潜力的期望值偏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歧视心理。
* 秘鲁文化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支持教育专业人员尝试全新的技术手段,采取任何创新型的措施。
* 国内各地区间巨大的地形差异。
必须强调,教育部始终坚持不懈地向着融合教育的目标而努力,组织有关课程多样化的培训,为视障学生的教育融合提供便利条件。
位于首都利马圣弗朗西斯科阿奇兹学校的C.E.E.(特殊教育中心)可被视为推进教育融合的一个良好范例,成立二十余年来,中心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以下列举的诸项策略是其得以成功的根本所在:
包括心理、视觉以及教育学方面的全面评估,目的旨在明确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完善的支持服务。
提供面向普校教职人员的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在各所学校工作的所有专业人员,尤其是直接参与视障学生教学活动的教师,培训的内容包括:
* 宣传教育工作:借助场景模拟技术和个案研究,了解视障人的需求。
* 技术取向:在课程内容调整、无障碍、教学策略以及教育评价和评估方面提供建议。
* 有关视障学生认知、行为及社会发展方面的信息介绍。
3.由巡回指导教师为普校提供后续服务与支持,协调支持服务的时间与内容,回答教师的问题,改编教学材料,向学生传授算盘的使用以及二级盲文点字的读写等专门技能。除此之外,巡回指导教师还会前往学生家中,帮助他们掌握家政及定向行走的技巧。依托项目资源中心的力量,专门的教师还会主要面向高中阶段的视障学生,提供诸如数学和英语学科方面的额外支持,已弥补学校教学的不足。纵观上述两门课程的指导过程,录有学习资料的磁带也是常用的辅助工具。有时,在事先征得其教师和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小学生常常于周六前往资源中心,已加强他们的数学水平和沟通能力。
4.承担某些普校教师或学生父母力有未逮的工作,诸如将明眼教科书的内容转译成盲文以及制作点字图表和学科教学材料等。
项目的覆盖面
每年,参与此项目的学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目前,正在接受相关服务的学生已达45人,他们散居于首都利马和西部港式卡亚额的26各学区。项目团队包括5位巡回指导教师,一位项目协调员和数位供职于资源中心的专业教师,负责为学生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
经费来源
巡回指导教师长期奔波于不同学区的各所学校,其中的交通成本自然不可避免,这些费用全都来源于学生家长的捐助以及圣弗朗西斯科阿奇兹学校和CBM的资金支持。
结论
圣弗朗西斯科阿奇兹学校特殊教育中心的工作进展令人交口称赞,家长的无私奉献、普校教师的合作态度以及融合教育团队坚持不懈的后续支持都是促成这一切的关键因素。然而,笔者认为,为了能够巩固融合教育的模式,令其真正成为视障学生受教育的一种选择,我们仍有许多有待进一步实现的目标,其中,面向普校教师以及社会大众的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