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元年的1978年,我5岁,背着老妈亲手做的小书包和堂妹一起上小学一年级。因为长期营养不良,我们都是瘦瘦的,弱弱的,黄黄的兴奋着。
12周岁那年,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我当上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学徒工。当时我很羡慕两类人,一类是经常被叫去开党员会议的;第二类是站在前面给全体成员讲课的QC(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师父跟我讲,前一类人是先进工人;后一类人都是有学问的大学毕业生。于是,我趴在机床上庄重地记下了我的人生目标,一名有学问的中共党员。 就这样,我在车间的机床上边学技术边学文化课;一年学徒期满,我依依不舍的告别师父,告别我的学徒生涯。然后,在我的初中老师们的帮助下直接参加了中考。
中考成绩像“炸雷”一样震惊了周围的村庄,大家都在打听一个没上初三却考了个全校第一的女生。那就是瘦瘦黑黑营养不良的我。
高中生活竞争非常激烈,动不动就要按学习成绩排座位。,自学的初三知识总象是漏掉了点啥重要的东西;高一的我十分狼狈,于是,我啃着黄豆酱沾凉馒头拼命的没日没夜的学习,偶尔改善生活,是老妈给送来她亲手炒出来的白面加芝麻,用白开水一冲,那个香啊。高中同学对我的印象是:无比的粗心,总是把别人的文具不小心撞到地上,凡是我路过的课桌总会咣当乱响。
终于,背上粮票兴冲冲上大学了,我除了上课,参加社团活动,白天就是泡图书馆,晚上去做家庭教师。因为成绩优异,我在大学期间顺利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全家人的骄傲。
大学毕业,我进入大型国有运输公司工作,却好景不长,受私营运输队的冲击,企业效益急剧下滑。
1998年,改革开放二十年,是我人生的最低点。那一年,我准备结婚,喜气洋洋地花“巨资”去照了个婚纱照;回单位路上,跟男朋友说:“路过附近的医院顺便看看我眼睛里的黑点点是怎么回事。”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医生十分肯定地说出了疾病的名称,还来了个现场教学,让学生们逐一上前查看我的这种致盲率极高的眼病特征。此后,取代婚事的是四处求医,在一路问到同仁医院的时候,男朋友和我不得不接受现实。他的选择是跪地求饶,求我放了他。那一刻,我鄙夷地看着这个我熟悉又陌生的男人,下定决心:我不要做下岗工人,更不要做盲人,也不做任何人的累赘。
于是,我从乡村医生手里买了一瓶安眠药,100片一粒不剩从容地吞下;在意识不大清醒的情况下,居然还企图写遗书,大意是让父母不要找前男友的麻烦。
也许是我的善良感动了什么人,年轻的我意外地活了过来,损失的是短期记忆,外部特征是喝醉酒一样站立不稳,眼球上翻,用我弟弟的话说“像死鱼的眼睛”,他这一句话被我老妈骂了好长一段时间。
走在绝望的大街上,我突然醒悟,“死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呢?”
改变命运的办法仍旧是学习。于是,我白天工作,晚上与朋友搭伴去附近的河北矿院复习。我用老爸送给我的小巧采访机将复习资料内容录制下来反复的听,以节省视力。我把考研当成了救命稻草,孤注一掷,全力投入,背水一战,终于以全国统考375的高分接到了复试通知。在准备复试的那一段时间,害怕面对失败,我又去购买安眠药,这次的女医生比较心细,一再嘱咐我“你不要轻生啊”,我被来自陌生人的关心所感动,让她帮我检查眼病,她检查完沉默了一会儿,递给我一张名片,说“这个按摩师是你的病友”。从那一刻起,作为未来的盲人,我认定自己终有一天要从事按摩工作。这是我当时对盲人就业的唯一认知。
1999年,我是幸运的最后一批,不需要学费和住宿费的统招统考硕士研究生。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下岗工人的我是支付不起任何一笔费用的。当时的我穿着过时的衣服,一米七的个子,瘦到了50公斤。好在青春的面孔,崭新的学习环境弥补了一切由贫穷带来的窘迫。
开学后,拿到国家给我的生活补贴,我做的第一件事是买来一本《中国盲文》,认真的通读研究,我以为这是我不久的未来必备的工具。第二件事是从学校对面的软件市场买了听文字的盗版软件用于听学术论文电子版。但是,当时电脑还没普及,学校的电子阅览室是需要花钱的。为了掌握本专业的学科前沿研究动向,我在搞清楚本专业的顶级刊物的名称之后,毫不犹豫从仅有的一点生活补贴中挤出来杂志的订阅费,举着放大镜潜心钻研,终于在第一学年就成功地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加上我在大学期间已经获得英语国家六级证书,只要考试挂科不多,已经具备硕士毕业的必要条件。硕士期间我的学术论文已经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这跟当时我的导师对我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我很庆幸我碰到了一位全心全意为我的未来考虑的好老师。
此后的硕士生活因为没有任何压力而十分惬意,经同学介绍,我和现在的爱人相识,游荡于校园湖畔,谈情说爱,顺理成章地在亲人们的祝福声中在天津安了家。
2002年,凭着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我顺利毕业并进入高教系统,开始我的教书生涯。第一个月的工资足有两千块,这对一贯贫穷的我真是一笔“巨款”,只不过还没等悟热,它就作为我小妹的大学一年级学费“飞”走了。
硕士研究生在高校一点不稀罕,,我在完成教学工作之后,除继续追踪科研新动向之外,继续我的求学路。在高浓度茶叶和咖啡的帮助下,我在2004年顺利地成功申请省部级课题,并考入理想的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此时,我的爱人以“仰视”的姿态,兴奋地帮我装饰宿舍,就在那里,在我博士入学的第一天,我们种下了爱情的果实。以至于后来博士同学聚会,同学们都认识我,笑曰:“你就是那个唯一的大肚子博士吧”
攻读博士期间,我已经拥有了盲人专用读屏软件,在永德读屏和晨光读屏软件的帮助下,我如鱼得水畅游于文字之间,在怀孕期间提前完成了由我主持的省部级课题。
哺乳期结束,我每天只给自己打盹儿的时间,夜以继日边教学边钻研博士选题,不管凌晨几点,只要小有成果就会把老公摇醒,跟他分享我的快乐!听着老公睡眼惺松的表扬,我得意非凡,就这样,不到三年时间,我的博士论文的四个创新点新鲜出炉了,随后是四篇核心刊顺理成章地一一发表;博导对我的研究成果十分满意,我也算对得起双方父母帮我带孩子的辛苦,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并因此在34岁那一年评上了高级职称。
自此,同在高校系统的妹妹对我说:“老姐,作为一个女人你可以歇歇了啊!”可是,我不敢。
2014年,作为天津市的唯 一代表,我参加了全国病友协会在郑州召开的研究会,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病友,从此,正式进入盲人世界--一个很小众的圈子。
2015年,我在天津市残联老师和网络平台老师的指导下,第一次面对公众演讲,居然获得网络演讲比赛全国二等奖,这是常年热忠于科学研究的我所不曾想到的。还是这一年,我报名参加了华夏心理培训机构与中国盲人协会联合组织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并获得相应的培训证书,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咨询能力。
此时的我不仅有永德读屏和晨光读屏软件,还增加了争渡读屏、阳光读屏和NVDA读屏软件。在这些辅助工具的帮助下,不仅顺利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而且与河北政法学院的李老师共同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为了丰富残疾人的业余 生活,中国盲人协会组建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学习平台,天津市残联则为我们设置了线下的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教我们阳光读屏软件的曹老师十分耐心细致;教我们诵读的陶陶老师非常可爱。在线上线下众多老师的无私指导下,我学会了音频制作,并于2018年7月独立完成江建军老师的长篇报告文学《点亮人生》的演播及制作工作。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今天,盲人终于可以随意报考自己认可的专业,多种渠道上大学了;相应地,盲人的就业不再局限于按摩,,因为我们有了用耳朵看世界的工具--读屏软件。听着盲友们对我播读的反馈,我对视障者的未来充满信心。谁说,盲人只能是医疗按摩师,我们还可以是心灵按摩师、钢琴调律师、歌唱家、作家、小说演播家、审音师、以及跟我一样,站在三尺讲台前辛勤耕耘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