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第38个国际盲人节。今年的国际盲人节,凉山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盲人节活动结合,靶向帮助盲人朋友自立、自强,融入社会大家庭目标开展系列活动。
活动当天,凉山州残疾人联合会携手西昌市人社局,为全州17县市有保健按摩职业意愿的80名盲人举行保健按摩免费培训,主办方将为他们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免费技能培训。当天下午,州残联还与西昌市残联共同主办“我为盲人办实事”实践活动,整合州市盲协及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人士力量,开展了党史学习、普法讲座、励志演讲等活动,还为盲人朋友发放了助残物资。
一系列活动,让盲人朋友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为他们注入了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勇气和信心。
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
图为2021年凉山州残疾人保健按摩免费培训开班典礼
在15日上午举行的2021年凉山州残疾人保健按摩免费培训开班典礼上,州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建英鼓励盲人朋友学好生存技能,勇敢融入社会,创造美好人生。
张建英在讲话中提出,盲人朋友也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不是不能,只是不便。她号召社会各界给予盲人群体更多关爱和理解,勉励盲人学员以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及改变命运的迫切愿望为动力,抓住学习机会,学好安身立命的本领,成为自力、自强,对社会有用的人。
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以残奥会奥运健儿身残志坚、摘金夺银及盲人创业作为典型事例,鼓励盲人朋友抓住机会,克服困难,扎实掌握保健按摩理论和实操技术,为上岗奠定基础,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据了解,本次培训由州残联牵头发起,是以国际盲人节为契机开展的为盲人办实事实践活动。培训筹备阶段,州县残联在全州广泛摸底,本着“有多少培训多少”的原则,动员组织各县市盲人报名参加培训。本次培训费用全免,主办方为学员提供免费食宿保障的同时,还发放了生活用品。
贴心的培训服务和盲人按摩的就业前景,让很多过去犹豫是否走出家门的盲人及亲属打消了顾虑。
“以前就想参加培训,可是家里人怕我独自外出不安全,所以一直没有同意我的想法。这次培训,主办方的服务很周到,所以家人们打消了顾虑。”26岁的补无克得来自冕宁县大桥乡,他表示本次外出培训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将努力学习按摩技术,学成后实现就业,减轻亲人负担,还要好好感受一下这个世界。
“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有八十多岁的母亲需要抚养。这次有机会参加免费的盲人按摩技术培训,我一定全力以赴学好技术,掌握一技之长后改善家庭条件。”46岁的李勇周道出了参加培训的目的。
据皇氏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皇正铃介绍,80名学员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接受400个课时的培训,内容涉及与中医保健按摩相关的中医理论、解剖学、腧穴学及针灸等知识,重点学习肩周炎、腰肌劳损等保健按摩手法。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授课方不仅会教授学员按摩技能,还会立足盲人融入社会可能面临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等问题,教会他们如何改变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从家庭负担到顶梁柱的角色转化。
据悉,为期两个月的培训结束后,培训主办方将为学员推荐工作岗位,通过考核的优秀学员将得到进一步深造。
各界携手用爱帮“盲”
图为盲人朋友齐聚一堂,庆祝第38个国际盲人节
当天下午,州市残联携手盲协和公益组织,将来自州内各县市的140名盲人邀请到一处,共同庆祝第38个国际盲人节。今年的庆祝活动别开生面,主办方设置了党史学习、法律讲座和励志演讲等活动环节,还组织盲人朋友表演才艺,现场气氛持续热烈。
党史学习过程中,授课老师从党的百年征程出发,引导盲人朋友领会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号召盲人朋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在民法典讲座上,授课律师总结了残疾人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遇到的法律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鼓励盲人朋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授课律师当场公布个人联系方式,承诺将积极为盲人朋友答疑解惑。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为现场140名盲人发放了语音电饭煲和电磁炉,公益组织为大家发放了夜光盲杖。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残联和爱心组织!你们让我们盲人学会一技之长,还贴心周到的给我们发放生活用品,我们无以报答,只能通过好好学习和工作,来回馈你们的关怀和爱心。”领到助残物资后,来自西昌市安宁镇的李芳表达了谢意。
据悉,除开展免费保健按摩培训外,为盲人进行一对一居家定向培训也是今年盲人节活动的一大亮点。
西昌市是全省第二个组织开展盲人一对一定向服务项目的城市。今年,该市在入户走访、调研问询基础上,明确将扩大受益人数,进一步强化该项目推进力度。据了解,参加此次活动的140名盲人中,有60名盲人及亲属将接受一对一居家定向培训服务。定向培训期间,授课老师将上门教盲人朋友做饭、炒菜,还会向他们传授盲文及手机、电脑上盲人APP的使用方法。该项培训,将有效提升盲人自理能力,规范亲属陪护方式。
“你们的付出成就了我们的幸福”
图为盲人朋友作励志分享
盲人朋友和亲属发表的励志演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演讲者中,有走出痛苦、迷茫,在掌握一技之长后融入社会的盲人创业者。有孩子失明不久,正在党政和社会各界关怀下,扶持孩子走出阴霾,迈出自强自立新步伐的母亲。
2012年,完全丧失视力的严持久仅能凭内心感受分辨白天黑夜。很长一段时间,他把自己关在家里,还一度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2014年,严持久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并先后两次参加了盲人定向行走、居家技能学习。如今,他开了一家保健按摩店,收入水平早已达到小康标准,生活也实现了自理。
周兵1996年失明,通过技能培训改变了人生。“我们盲人只要不惧怕困难,就一定能走出去。”周兵用自己和身边人的经历,鼓励盲人朋友努力步入社会,见识广阔天空。
盲人家属李蓉讲述了女儿的患病经历。2018年,女儿突患眼疾,她带着孩子遍访名医,可今年1月,医院却传来女儿无法复明的噩耗。“我的孩子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两年,在大城市做工程造价的工作,收入非常不错。她很善良、为人处世各方面都很优秀。”话到此处,李蓉几度哽咽。
参加了盲人定向培训后,女儿的性格又逐渐回归活泼。前段时间,还向李蓉提出自己要振作起来,要走出来,要学习技术,要走向社会。“感谢政府、感谢残联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的女儿能够再次走向社会。”李蓉深情地说。
“孩子失明了,我们全家都很迷茫,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同样是盲人亲属,曾雪梅的内心也因孩子失明经历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煎熬。“参加定向培训后,我看到很多家庭与我们的情况相仿,大家都在认真学习,努力克服和战胜残疾给家庭带来的困难。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不再觉得孤单无助。”曾雪梅表示,孩子目前已基本能够独立外出,她本人的陪护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后来,还有老师专程上门教授孩子读屏软件的使用方法,现在孩子已经能够独立用软件写文章,在网上搜索信息了。
盲人朋友和亲属的演讲激起现场雷鸣般的掌声。演讲者的经历不同,遭遇和感受却相似。谈到当下生活,他们表示“充实”“美好”,并发出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残联!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没有你们的真诚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美满生活。”的一致声音。
靶向需求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
残疾人要跟上时代步伐,像健全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需要付出健全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盲人朋友更需要社会公平对待和更多的理解与合适的就业机会。基于残疾人生存和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凉山各级残联靶向发力,以量体裁衣式服务为抓手,不断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州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盲人群体是残疾人中的特殊群体,凉山现有22384名持证视力残疾人,他们生活相对困难,就业渠道单一。为提高盲人群体生活质量,凉山各级残联始终服务于盲人康复需求,为有合理需求的盲人提供盲人融合训练等康复训练,提供盲杖、语音设备等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提供康复知识培训等支持性服务,帮助盲人恢复和补偿功能。积极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盲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方便盲人生活和出行,帮助盲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凉山各级残联还服务于盲人的教育需求。协助教育部门,采用盲校、特殊教育学校盲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帮助盲人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走出家门,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样的想法存在于大部分盲人内心深处。为此,长期以来,凉山各级残联在为盲人群体提供生活、学习保障的同时,更在服务盲人就业创业过程中下足了“绣花”功夫。各级残联与人社部门、盲人协会及爱心组织携手,加大盲人按摩培训等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培训数量,提升培训质量。加大对盲人自主创业和安排盲人就业成绩突出机构的支持力度。
“我想走出大山,想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但我一直没有这样的能力。”活动期间,阿尔罗布起身发言,谈到内心的苦楚,他的眼里噙着泪水。“我庆幸生在这样的时代,有党和国家关心我们,给我们提供成才的机会。相信通过保健按摩培训,我一定能实现自强自立的梦想。到那时,我一定会做一名传递温暖的志愿者,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残疾人。”
来自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已经在像阿尔罗布一样的无数残疾人心中播撒下爱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