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小一点,背挺起来,手不要像敲鼓一样上下捶,是左右摆动。”“慢一点,不要着急,步伐拖着点,不用抬很高。”“你这个陪跑的不错,节奏掌握得很好”……4月18日一早,在兰溪市体育中心的塑胶跑道上,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跑者,他们两两一组,每个人手腕上都穿着一根彩虹色的绳子,在教练的指导下,大胆地尝试与探索。
当天,以“一起奔跑,共富共享”为主题的“小低高快乐跑”活动在兰溪市体育中心举行。活动由市残联盲人协会主办,兰溪市残联承办,旨在让盲人群体学会小低高跑的基本姿势和步伐,掌握跑前热身、跑后拉伸的动作要领,做到无伤跑、健康跑、快乐跑。“筹划这个活动已经很久了,这次特别从丽水请来了专业的跑步教练,教我们这些盲人如何健康跑、快乐跑。”谢红英是市盲协主席,也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
在从事行政工作之前,谢红英是一名盲人运动员,曾在残运会、亚残运会、残疾人世锦赛等比赛中拿下多枚金牌。因为工作的关系,她经常跟盲人打交道,发现他们生活的圈子较窄,健康状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他们眼睛看不到,出门不方便,加上大部分从事的是盲人按摩工作,平时在店里的时间多。”为了鼓励盲人群体享受运动的乐趣,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使他们走出家门,参与残健融合,她想到了小低高跑。
“小低高跑简单说就是小步幅、低心率和高步频的跑步。这种跑步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能更全面地锻炼身体的肌肉群,预防肌肉衰退,同时热量消耗也更高。此外,由于步频的提高,跑步时的冲击力减少,也能减少受伤的风险。”谢红英说,相比其他方式,跑步对场地和技术要求低,也没有门槛,适合推广。为此,去年得知丽水市成立了视障跑团,她特意去考察、学习,这次把教练也请了过来。
“基本技巧差不多,就是盲人眼睛看不见,学起来会慢一些,而且日常跑步中最好配备一名陪跑人。”杨晓霞是丽水市缙云县马拉松及路跑协会秘书长,也是这次的教练。在教学过程中,她会手把手纠正盲人们的动作,并在旁边提醒陪跑的志愿者。
“比想得轻松,没想到这么快一圈了。”来自义乌的黄红霞按照教练教的,在志愿者的牵引下,试着跑了起来。她说想学习跑步很久了,由于住在镇上,没有合适的跑步场所,也没人带,平时最多在家门口散个步,没想到自己也能跑起来。
跟她这种纯新手不同,来自东阳的戚小慧之前已经简单学习过小低高跑,这次是来“进修”的。“之前也是参加活动了解到,觉得对我们盲人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方式。这次教练系统教过,姿势更标准,跑起来也更省力了。” 戚小慧说,这次她来参训还带着任务,就是学好之后回去教给身边的视障群体。
对此,谢红英表示,召集各县(市、区)盲协负责人和部分代表过来,为的就是教会他们,再让他们带回去,传授给更多的人。“我们计划成立视障者跑团,鼓励他们跑出好身体、跑出好心态、跑出好生活,向全社会展示残障人士自强不息的风采。告诉大家,即使我们置身黑暗,也能追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