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举办两次的盲人定向行走考核这些天正在进行中,目前上海已有800多人参加过这项训练,600多人参加了考核,但不少盲人仍不敢依赖无障碍设施独自出门。上海市无障碍推进办公室的有关人士说,无障碍设施的不贯通是对残疾人最大的障碍,今年年内上海将建成19个无障碍精品示范区,在这些区域中至少能让残疾人无障碍地通行其间。
上海市残联康复处的王海东说,首先在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上,有部分不太人性化,比如盲人感觉脚下的盲道脚感不太明显,或过宽或过窄,或磨损比较严重。其次,就是盲道的占用情况相当严重,在陪同盲人的考核中,考官们常常要不时提醒盲人,盲道上多了一辆翻斗车、盲道上拉起了一根铅丝等等。“即便盲人使用自己的盲杖探测,还是会有疏漏,谁也保不定下一个没有探到的点上又会有什么危险,这造成了盲人更喜欢贴着‘上街沿’走路,相对更安全一些。”
今年上海将要建成19个无障碍精品示范区,设施全部贯通,并能做到全覆盖。比如徐家汇商圈目前已使用了不锈钢的盲道,盲人的脚感会比较好。在静安区已开发了一个无障碍设施的电子地图,可以通过地图查询无障碍设施。人民广场区域内今年将要建成语音导盲系统,盲人进入这个区域内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遥控器独立行走。
“今年将重点建设徐家汇商圈、万体馆地区、人民广场、铁路上海站区域、大宁社区以及江湾体育场等。”市无障碍推进办公室范肇鹏说:“要让所有的地方做到无障碍设施全部完备暂时还不可能,但我们至少要保证残疾人在进入精品示范区时,可以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