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试试看,闭上眼睛,再听不到报站声,都不知道是哪路公交车来了,我们盲人该怎么办啊?”韩先生两口子眼睛都看不见,在忍受了近一个月等车听不到公交车对外报站声之后,他俩给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12345打来了求助电话。
“大嗓门”没了 盲人乘客着急了
公交对外报站“失声”源于今年11月8日本市公交部门出台的新规定:晚7时到第二天早7时公交车不能使用对外报站器,中午12时到下午1时也不能使用对外报站器。本意是为解决公交“大嗓门”带来的扰民问题,可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多数公交车如今已是全天24小时不对外报站,同时,有些公交车上部分售票员的口头报站声也一起消失了。
家住海淀区马神庙的韩先生在二里庄一家盲人按摩店上班,平日里上班得倒三趟车才到目的地。“以前40分钟就能到,现在支棱起耳朵也听不见报站声,不知道是哪辆车来了,只好干等,2小时也不一定能到,实在是等怕了,他现在一礼拜才回来一次。”让妻子韩女士苦恼的不仅是干等,她告诉记者,上次去南坞,等了40分钟,以为121电车没来,后来“猜”了一辆公交车上去了,却发现坐错了。
“为了防止扰民不报站我们能理解,可现在为什么全天都不报站了?”对于盲人或者视力不好的市民来说,听不见“车辆进站,请您注意安全”的外报声,又听不到售票员的口报声,乘车难变成了“找车”难,“开始怀念起了公交大嗓门的时候。”韩女士无奈地说道。
公交客运分公司表示
“我们自己也犯晕”
37路车队所属的市公交集团第六客运分公司服务科一名工作人员称:“我也是从报纸上才看到的消息,一会儿说报,一会儿说不报,一会儿又说限时段报,大家全晕了,只好再等着下一步的明确指示。”
而“大嗓门”运通106所属的运通集团有关人士则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向下属车队下了口头命令,禁止对外报站,绝不可能存在白天外报的情况。记者还陆续致电新奥分公司、第二客运分公司、第三客运分公司等5家客运分公司,有关工作人员表示“没听过”、“不清楚”,对于是限时段报站还是全天“禁报”,各客运分公司也说法不一。
公交集团答复
“按理说应该口报”
市公交集团服务部表示,11月8日颁布的规定如今“早改了”,所有线路都是24小时禁止使用报站器对外报站,试行一个月,但只是从口头上进行规定,并没有下发正式的书面文件,到底是全天禁报还是限时禁报,目前还在征求市民意见。服务部解释说,由于是口头传达,可能是有些工作人员没传达到。该工作人员还称,“按理说应该口报,但具体也没有强制规定,口不口报还是得看售票员。”
记者从市公交集团宣传部了解到,集团已经在想办法加强对残疾人的照顾,比如提倡盲人上车前售票员先“问一下”,也将加紧对售票员进行教育,提倡口报,并且口报时必须大声。
记者体验
十辆公交车仅一辆对外报站
昨天18时,记者来到韩女士平日等车的马神庙站,这里有37路、121路、运通106、849等十条线路的公交车停靠。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公交车齐刷刷一辆紧跟着一辆。记者闭上眼睛,只能听见公交车进站的刹车声和吵吵嚷嚷的乘客上下车声,从18时到19时,共驶过了近50辆公交车,只有8辆运通106传来外报声:“车辆进站请您注意安全,106路公交从中央党校北开往田村北路,请您在前门刷卡上车”,而其余车辆都没有对外报站,也听不到售票员的口报声。
37路公交车的司机告诉记者,他们接到的通知是20时到7时不报站,其他时间都报。而下一辆37路车的司机则说:“老早说了是按照时间段限制来选择性地报站,但刚试行了一礼拜,又改了,现在说是24小时都不让对外报站。”
记者一直等到19时后的“禁报”时段,却仍然听到运通106的“大嗓门”,运通106的售票员称他们从未接到上级限制对外报站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