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盲协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普及盲人定向行走知识。前一段时间,各级残联和盲协也都在办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班,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普及盲人定向行走知识,提升各地残联和盲协组织为盲人提供定向行走训练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而前不久在宁夏和河南洛阳举办的全国盲协主席培训班,就是要通过对各地盲协主席的培训,来进一步推动全国定向行走培训工作的开展,逐步扩大定向行走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从而为确保盲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残疾人事业的不断进步,广大盲人维护自身权力、平等参与社会、奉献人生价值的愿望日益强烈。关注盲人出行,推进定向行走,提高盲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水平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于2002年开始,在上海、无锡等5个城市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训练盲人依靠听力等感觉器官、借助辅助工具,学会独立、安全、有效的行走)工作试点,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盲人定向行走工作初见成效。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已有7000名视力残疾者得到定向行走训练,其中98%的视力残疾者增强了生活信心,性格变得更加开朗;90%以上的视力残疾者拓展了生活空间,实现了安全、独立的行走。他们中,有近50%的人走出家门,通过参加按摩、种养植业等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自食其力。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在全国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对3万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是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定向行走技能对盲人而言意义重大。
首先,要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提高盲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而一个裹足不前、足不出户的人是根本谈不上平等、参与、共享的。盲人只有接受和掌握了定向行走的技能,才有可能走出家门,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和公共服务,才有机会赢得更多的社会交往、社会学习以及就业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其次,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独立地行走,能使盲人感到自尊、自信、自强,而这些积极的自我概念是盲人幸福的工作和生活的基础。
第三,盲人需要行走以协助他们感知世界,他们渴望拓展自己的活动范围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定向行走训练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家庭,积极广泛地去接触和认识事物,克服对世界的陌生感,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第四,定向行走训练能够改善盲人的日常生活技能,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独立。从这个角度来讲,定向行走还具有解放盲人家庭劳动力的重要意义。
第五,定向行走训练还可以使盲人增强运动功能,达到锻炼身体、强化身体素质的目的。
定向行走训练是盲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盲人安全、独立地走出家门,接受教育、实现就业、融入社会的基本前提,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各级盲协组织一定要紧密配合残联,做好盲人工作,鼓励和动员广大盲人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坚定自己创造美好人生的信心和勇气,踊跃参加定向行走培训,努力提高自身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真正融入社会,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