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信息无障碍”在当今对残疾人的重要性是什么?
李伟洪: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其中盲人是1691万,这是一个数量众多、个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由于自身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环境的障碍,残疾人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如果不设法缩小由于残疾带来数字鸿沟,残疾人特别是盲人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针对残疾人在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福利保障、信息获取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加强为残疾人开展无障碍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信息无障碍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记者:我国政府在推动信息无障碍方面有什么动作?
李伟洪:近年来,国家把为有特殊需求的弱势人群提供信息无障碍服务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写入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中。在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要通过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全面提升残疾人服务水平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2008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信息交流无障碍作为残疾人的重要权益之一被正式提出,为信息无障碍的推进提供了法律依据。200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鼓励和支持残疾人服务体系的科技研究、引进、应用和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公共机构、影视作品、网络、电子信息和通讯产品等要提供无障碍的信息服务,方便残疾人使用”。2009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提出“在一百个城市开展信息无障碍的工作,要积极采用相关的无障碍技术,要为残疾人接受和传播信息、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化成果的高度重视。这些举措也积极有效地推进了全国信息无障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并为信息无障碍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记者:中残联在推动信息无障碍中做了什么?
李伟洪:信息无障碍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推动。在这方面中国残联做了大量工作:
第一、连续六年举办了“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从2004年起,由中国残联、国家工业信息产业部、互联网协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发起,每年都举办“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有效地宣传了信息无障碍的理念,展示了信息无障碍的最新成果,动员社会关注和支持信息无障碍事业,有力的推进了信息无障碍工作的广泛开展。
第二、积极推进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为使信息无障碍的发展有据可依,中国残联配合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制定相关标准,2008年3月制定了我国通信行业标准《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和《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评级测试方法》,规定了网站设计规范。该标准由工业信息产业部发布,于2008年7月1日开始实施。这对规范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推进信息无障碍工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三、以奥运会、残奥会为契机推进信息无障碍服务。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在京举行,针对信息无障碍服务的特殊需求,中国残联积极组织和协调奥运会、残奥会的信息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示范活动,有针对性的为视力残疾人和听力残疾人提供了多种产品及服务。比如,在比赛现场为视力残疾人提供了读屏软件等多种服务,为盲人朋友浏览网页、迅速了解赛事新闻等提供了帮助;对听力残疾人提供了听力补偿辅助系统、电视数字手语系统、无限调频助听系统等信息无障碍产品,这些产品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也得到了残疾朋友的肯定。
第四、积极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信息无障碍建设。中国残联非常注重社会公共服务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积极探索社会公共服务信息无障碍模式。到目前为止,有22个省级电视台、143个地市级电视台开办了手语新闻的节目,一些重要的新闻节目、影视节目等开始加配字幕。积极推进公共图书馆开设盲人图书阅览专区,目前有35个省级公共图书馆和260多个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建立了盲人有声图书室。许多公园、影院、医院提供字幕服务。很多社区还设立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残疾人提供保障和服务。例如,建立了专门的残疾人呼叫中心,盲人可以通过打电话求助;聋人可以通过发短信形式取得呼叫中心的帮助。
第五、积极开展信息无障碍技术研究。2008年中国残联启动了“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应用项目”,并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该项目以加强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为主要目的,重点研究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核心服务、无障碍信息资源管理、无障碍数字化交互等关键性的技术。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经进行应用与示范。比如,中国残联以换发第二代残疾证为契机,以服务每一个残疾人为目标,全面启动了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围绕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逐步开展各项业务应用。在信息无障碍的建设中根据数据比对分析,能够准确清晰地了解残疾人的类别数据,掌握残疾人的社会需求,为残疾人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
第六、与科技部签订信息无障碍战略合作计划。2009年1月为了推进信息无障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科技部与中国残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制定了“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联合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以服务残疾人、服务社会、服务政府决策为需求,搭建起相对完善的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服务体系。这一计划的实施将有力的推动我国信息无障碍领域的科研创新和应用,推动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记者:中国盲人协会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李伟洪:中国盲人协会作为全国盲人的代表、维权、服务组织,非常关注和支持信息无障碍事业的发展,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盲人的困难,推动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呼吁社会营造无障碍的环境,组织参与有关无障碍技术的研究与探索,配合中国残联不断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
为了推广普及阳光盲用电脑软件,中国盲协与中国残联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等共同向全国下发了“大力开展盲人电脑培训的通知”,并将培训任务列入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与中国盲文出版社联合共举办了十三期全国盲人电脑师资培训班,举办了一期“电脑程序设计语言培训班”,有力的推动了各地培训的工作开展和盲用电脑的普及。组织编写出版了盲人电脑培训教材,如:“盲人办公自动化应用教程”、“盲人电子商务应用教程”、“盲人网页制作应用教程”、“盲人音乐制作应用教程”等。2005年还举办了“中国盲人资讯科技研讨会”,与来自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百余名代表深入研讨了盲人信息无障碍工作,展示了盲人辅助技术及产品等最新科技成果。多次举办了盲人电脑才艺展示和技能大赛活动,其中2006年举办的“全国首届盲人软件和网页设计大赛”,2008年举办的“微软杯全国盲人电脑技能大赛”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和社会影响,受到信产部等有关部门的赞赏。2007年中国盲协还首先在网上建立了盲人有声图书馆,为盲人提供了大量的有声读物和盲文电子版读物。2009年又开通了网上远程教育平台,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合作开办了盲人针灸推拿专科和专升本远程学历教育。还准备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办其他专业的网上学历教育课程。与联合国劳工组织开办“SIYB创办和管理你的企业”培训等。盲人不出家门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了推进盲人信息无障碍工作的深入开展,最近中国盲协决定成立“盲人信息无障碍推进委员会”和“中国盲人信息无障碍技术研发和检测基地”,推进盲人信息无障碍工作的开展,研发适合盲人使用的软件产品,并对网络环境和信息无障碍技术产品进行检测,保障盲人信息无障碍的权益。
总之,盲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需要获得和应用信息,消除信息障碍,让盲人也能和健全人一样无障碍的获取信息和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共享当代社会物资文化成果,是我们推进盲人信息无障碍工作的紧迫任务。
记者:信息无障碍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
李伟洪:今后一段时间内,信息无障碍的发展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加强立法工作。国家将加大信息无障碍政策保障力度,加快技术标准的出台,特别是力争在法律制度的层面上有所突破,将信息无障碍建设作为强制的义务写到法律法规里,建立起稳定完备的法制体系。目前中国残联正在起草制定《无障碍建设条例》,信息无障碍的内容也将在条例中体现。该条例现已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有望今年出台。
2、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加大对无障碍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力度,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及技术,努力与国际信息无障碍水平接轨。要借助无障碍高新技术手段,使残疾人真正融入社会主流生活。
3、进一步拓展无障碍服务的领域。在全社会普及信息无障碍服务理念。在公共场所、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推广信息无障碍的技术应用,提升残疾人的社会生活便利程度,使他们能够真正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平等的获取信息。
4、做好世博会无障碍建设。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特设“生命阳光馆”,暨残疾人事业馆。这是世博会有史以来首次设立的残疾人综合馆,体现残疾人的尊严和价值,呼唤人道主义,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信息无障碍也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参与展示。以体验和关爱为主题,以无障碍起居、出行、沟通等为主线供参观者体验。
5、要努力营造无障碍的网络环境。首先从政府和残联网站入手实施改造,积极推行无障碍网络设计标准。中国残联正着手构建包括资讯、培训、诊疗、评估等在内的残疾人网络无障碍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网上服务模式。
总之,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努力。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信息无障碍事业一定能得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