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一年八月,随着中国盲协“第四届文学爱好者笔会”一声召唤,我便在女儿的陪同下,辗转一千六百多公里再次奔赴美丽热情的江西省,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名新老与会者握手相聚。
我们这些只能用手摸,靠耳听,全凭心眸感知世界的特殊群体,在亲朋好友的搀扶下,迈开稳健的脚步,奔向红都瑞金,顺利完成了这次笔会的红色之旅。
在瑞金城外3公里处的叶坪,我们瞻仰了第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办公地址,红军广场和革命英雄纪念碑。
当我从情景再现中聆听到毛主席在1931年1月17日第一个红色政权成立大会上的洪亮声音时,耳边同时也响起了他在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声音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让世人瞩目,更在我的心中掀起阵阵热浪。从瑞金到北京,充分展示了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治国安民的文韬武略。
在瑞金市沙洲坝镇沙洲坝村流传一首民谣:“有女莫嫁沙洲坝,天早无水洗头帕。”自从1933年4月,毛主席亲自挖了一口井之后,沙洲坝人民便告别了又脏又臭的池塘水,喝上了清澈、甘醇的红井水。当我抚摸着石碑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4个大字时,深切地感受到了苏区人民对毛主席和红军的思念之情。
在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久久伫立在叶挺将军塑像前。叶将军领导并参与了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是新四军的指挥者。抗日战争中率部与日本鬼子进行了殊死的战斗,曾经被毛主席称为“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
1941年 1月,皖南事变中,作为新四军军长的叶挺为保存革命力量,奉命下山与敌谈判,旋即被扣押在安徽歙县,后押送上饶集中营七峰岩,几天后转囚李村。叶挺囚室在北屋西侧,门对小院。叶将军在此被关押 6个月后,辗转被囚于湖北恩施,广西桂林,最后被禁固于重庆歌乐山。叶将军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其中尤以《囚歌》气贯长虹、世代传唱。
走在绿树环绕的林荫小道上,渐渐远离了将军被囚的李村,阵阵热风吹拂,我起伏的心绪被一个气宇轩昂的声音紧紧包围着: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
八月的红色之旅,时时让我的内心升腾起无限感慨和崇敬之情。无论在哪一处参观点,我的思想都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交替中来回穿越。在历史的那一头,从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也要换来红色江山的壮举中,细心领略先烈们“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浩然正气。回归现实,更加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只有五十三人的点点星火,在九十年的征程中,几经磨砺,几经坎坷,燎原到今天拥有七千多万党员的庞大队伍。在任何危险和灾难面前都富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坚强政党。也真正懂得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我为自己生活在今天和平安稳定的年代和环境中感到舒心和幸运。
万千感慨之余,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了自己。自二十七岁那年双目失明,到今年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收获了太多的来自亲人、同学、朋友、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爱。爱,如香醇的甘泉,让我单调的黑色重又闪现出了七彩的斑斓。爱,让我从光明突然跌入黑暗的巨大反差中迅速调整过来,并获取到了一份又一份坚强的支撑,获取到了一份又一份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爱,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爱,让我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2011年的8月已经过去,8月让我丰收,让我感动,更让我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