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措施”是一个针对视障青少年的能力培养课程。这一课程的目标是帮助视障青少年走向自立,获得自信。—— 格温·麦科马克、盖尔·贝利。]
培养视障青少年的自立性和积极的心态是一线从业者的核心任务。为了帮助一线从业者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两位专家共同创造了一项新的课程。
两位专家的合作发展了与此有关的积极措施。教育心理学家盖尔·贝利最近对视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博士研究课题和资深盲教老师格温·麦科马克对支持和培养教育机构中视障青少年自立性的相关经验成为了课程的基础。
完成课程任务不仅要了解视障儿童具体的情感需求,还要有选择和应用一套支持视障青少年的适当方法的能力。
课程的目的是向盲教老师、特殊需求协调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提供了解视障青少年具体情感需求的基础。课程采用融合性方式,旨在使参与者掌握相关的理论、技能和资源,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培养视障青少年的适应能力:课程的重点是帮助了解视障青少年的一线从业者消除长期困扰,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去培养视障青少年的自信和良好的心态。
这个两天的课程采用研讨会的形式。课程安排了一系列讲座,参与者还可相互交流。课程第一天的内容是青少年情感和动机问题的背景,介绍了按照积极心理学的原则,培养适应性的方法,包括如何回答“我为什么?”等问题,以及与心理健康专家合作的时机。
积极措施工具包通过主动吸纳视障青少年参与对他们支持的讨论、计划和评估,来实现对他们的支持。此外,工具包的另一目标是帮助视障青少年在独立学习方面确定自己的长处和技能,发现影响在学校中学习的积极因素和要改进的问题。作为“积极措施”不可缺少的部分,实力卡片被用来作为玩游戏的基础,以吸取青少年在解决其他生活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先天品质和能力。
许多孩子从没有真正了解过他们的视力障碍以及由视力障碍而产生的问题,因此也就无法用专业术语来描述他们的眼病或者帮助其他人了解他们的眼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课程专门设计了一项提高自我介绍能力的活动。这一活动通过实际案例,介绍了如何为青少年准备一份眼病说明材料,以使他们可以回答关于他们眼病的问题,并获得所需的帮助。
应对策略、情感素养、视觉障碍和目标设定是课程第二天的重点内容。此外,在第二天的课程中还会介绍视障青少年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课程会提出帮助视障青少年处理焦虑、控制愤怒的建议,并鼓励青少年关注积极的事物和用积极的态度进行思考。课程还会介绍如何帮助视障青少年选择和使用资源(如“社会和情感学习”)的方法。
工具包聚焦于帮助视障青少年采用“积极措施”的目标设定要素,目的是通过帮助青少年认识自身所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来提升青少年的实力,并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来实现自我发展。最后,在课程中学员们还可以介绍自己在帮助视障青少年实现最大程度自立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