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称,针对全球主要致盲眼疾之一的“老年性黄斑变性”,他们已研究出了一种既快捷又准确的检查方法。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全球主要致盲眼疾之一。来自澳大利亚视觉中心的研究人员们演示了在灯光下检查“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新方法。
一项新研究显示,在亮光下检查老年性黄斑变性,与让患者在暗室中接受20分钟的检查相比,不仅效果一样,而且速度更快,花费更少。
“视觉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泰德·麦德斯表示:“在澳洲的法定盲人中,有一半的人因老年性黄斑变性而致盲。”
“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7的人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国家每年为此支出26亿美元。而全球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人数则达到2500-3000万,每年花费达3430亿美元。
泰德·麦德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目前的检查方法是在亮光下进行。之前,一些科学家建议,检查前让患者的视觉适应暗光的环境,这样更有助于提高检查准确度。“
研究者们解释说:“这是由于他们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视杆细胞(用于辨别黑白,在暗光中产生暗视觉)死亡时间比视锥细胞(用于在白天感受颜色)早。据此,他们认为:患者视杆细胞越健康,“老年性黄斑变性”检查的准确度就越高。”
然而,新近研究表明:虽然视锥细胞的死亡时间比视杆细胞晚,但二者退化时间是同步的。
研究人员使用“真实视野分析仪”检测了患者瞳孔对显示在LCD屏幕上图像的反应能力。
“我们发现结果并无任何区别——在检查中,无论患者眼睛看到多少光线,“真实视野分析仪”所诊断出的结果都一样准确。”
研究者们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患者检查前无需适应暗光,这样不但避免了检查前的长时间等待,而且检查也不必在暗室中进行。因此,与先前的检查方法相比,这种检查方法更为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