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日内瓦,来自世界各地视障人组织的权利倡导者们共同敦促美国放弃在国际版权谈判中的抵制态度,支持通过一项有助于视障人不受约束地获取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的公约。
这一公约草案提出,各国可在不争得版权所有者许可的情况下,将受版权保护的普通出版物转换为视障人和存在阅读困难的残障人可阅读的无障碍版式,并将这些无障碍阅读材料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虽然美国和欧盟在原则上同意这一理念,但却拒绝批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参加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日内瓦谈判的残障人权利倡导者们表示,如果美国支持他们的诉求,欧盟就会步其后尘。
“包括大出版社在内的美国出版业并不想通过这样一项公约。”参与此次谈判,设在华盛顿的非盈利机构“知识生态国际”的负责人詹姆斯·洛夫说:“美国有着全世界最多的英文无障碍图书。这是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实现的。难道美国的图书馆不应该和全世界的盲人分享这些图书吗?”
然而,美国的出版商们却说,他们反对建立一项可能用于其他领域的对版权所有者权利限制或规定例外的公约。
“我们不反对针对残障人的例外,但我们不同意教育、图书馆、档案馆等其他部门也享受这些例外。”美国出版商协会法律及政府事物部门副主管艾伦·阿德勒在接受电话访谈时说:“一般说来,国际性公约首先应规定版权所有者的最低权利,而不是对版权所有者权利的例外和限制。”
参加日内瓦谈判的美国代表贾斯汀·休斯持有与阿德勒同样的观点。“我们不能接受将针对残障人的版权政策用于其他领域。”贾斯汀·休斯说:“对我们来说,这样的情况无疑是无原则的,是不道德的,美国将不会签署这样的公约。”
参加谈判的美国代表说,美国政府正在推进更具弹性且不具有约束力的方案,以替代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约。
不过许多残障人权利组织认为,倡议是软弱的,缺乏约束力的。残障人权利倡导者们说,在各方所达成共识涉及的法律层面上,视障人的需求被忽视了。“缺乏无障碍信息和知识是关于视障人被边缘化争论的核心。”设在新德里,支持通过公约的“起跑线基金会”的乔治·亚伯拉罕说。
公约的支持者们说,争论消耗了时间。版权公约的谈判始于1981年,目前已进入了决定性阶段,如果谈判顺利,明年就有可能通过新的版权公约。公约的支持者们表示,缺乏共识将有可能使公约的谈判持续到2014年,届时,谈判各方还将继续磋商。
现实情况的紧迫性促使像印度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了坚定的立场。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有专家估计,印度的盲人数量大约占世界盲人总数的25%到50%。印度政府的代表拉加万德说,印度代表“决不会空手而归。”
今年早些时候,印度对国内版权法做了关键性修改,按照新的规定,视障人可以不受约束地将普通的文字材料转换为可阅读的无障碍版式。不过,一项国际性公约则可以让印度视障人在没有征得版权所有者许可的情况下进口并使用无障碍图书。
“绝大多数视障人生活贫困。虽然发达国家已有了大量的无障碍图书,但在发展中国家,用于将普通图书转换为无障碍阅读材料的经费却少的可怜。”“社会及网络中心”的律师普拉卡什说:“相关的国际性公约则可能解决无障碍图书的缺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