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打网球,听起来象天方夜谭一样虚幻。当小小的网球在空中嗖嗖地飞行时,连明眼人击球都要全神贯注,没有了视觉的盲人又怎么能发现球呢?
不过,一种新型的网球却有可能使盲人打网球成为现实。这种网球里装有滚珠,每当撞击地面或碰到球拍时,滚珠就会发出咔嗒声。
盲用网球的起源
盲用网球诞生于日本。1984年,日本的盲人高中生三好武井发明了盲用网球。但遗憾的是,去年因火车事故,三好武井去世了,去世时他只有42岁。《纽约时报》介绍说:“三好武井的遗孀悦子也是个盲人。悦子说,三好武井建立了网球场的心理地图,他知道自己站立的位置,也能知道球飞行和返弹的位置。”她说,靠听觉“三好武井能很好得控制住球。”目前,日本有盲人网球手300人左右,他们有自己的联赛。除日本外,中国、韩国、台湾、英国和俄罗斯也引进了盲人网球运动。
美国的高中生西格尔·瓦拉赫是个明眼人,他利用在日本实习的机会学习了盲人网球。这位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牛顿市的17岁的年轻人建立了一个名为“网球服务”的志愿者组织,并将盲人网球介绍到了美国。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数据,美国有15岁以上的重度视障人180万。
“网球服务”把盲人网球运动带到了位于马萨诸塞州水城的“帕金斯盲校”,纽约的“国际灯塔”,以及位于弗里蒙特的“加利福尼亚盲校”。 瓦拉赫希望有朝一日能建立盲人网球的国际联赛,并将盲人网球列为残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同时,瓦拉赫还与“哈维玛德学院”的工程系合作,准备设计一种能发出连续声响的盲用网球,让盲人网球手们在网球飞行时,甚至在网球落地前也能发现网球。
盲用网球和普通网球的区别
盲用网球比普通网球大,内部装有一个包有铃铛的塑料支架。盲人网球的场地比普通场地小,使用的是羽毛球网,高度也比普通的羽毛球网低。盲人网球使用的是初级网球拍,球拍比普通球拍大。《纽约时报》说:“低视力的球手可以两次击球,而全盲的球手则可以三次击球。”
盲人网球的原理
盲人球手一定要有定位声音的能力。盲人的大脑似乎可利用通常处理视觉的区域枕叶皮质来处理声音和触觉,以帮助盲人“看清”周围的事物。比如,有研究显示,当盲人专著于阅读盲文时,他们大脑中的视觉皮质处于活跃状态。而如果把明眼人的眼睛蒙起来,在五天内,他们的视觉皮质也会开始处理声音和触觉信号。因此,在打盲人网球时,球手的声音定位能力是发现网球和击打网球的关键因素。盲人定向行走专家、“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威廉·维纳以及另一位专家格林斯博罗在向《纽约时报》介绍声音定位对盲人的重要性时说:“听球的声音,确定球的位置,并围绕球做动作,不仅可以帮助盲人打网球,还能提高盲人的身体行动能力。”
日本“盲人网球联合会”前任秘书长松井绫子说,全盲打网球仅有几年的时间,这样的历史实在有些短。
然而,声音定位并不是帮助盲人“看”世界的唯一办法。一些盲人还能利用回声定位法,也就是利用弹舌和拍手产生的回声来“看”世界,这很类似蝙蝠利用声纳的定位方法。比如,先天失明的丹尼尔·基什就能依靠回声定位法在悬崖的边缘行走,并能骑山地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