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5日全国残疾人自强创业经验交流会在河南开封举行。在本次活动中,5位盲人企业家摘得了第三届全国残疾人“自强创业之星”称号,23名盲人企业家获得了“自强创业奖”,这些获奖者所创办的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盲人按摩行业,还涵盖高新技术、传媒广告、文化艺术、房地产、教育、贸易,等等。
相比上一届活动,不仅获得两个奖项的盲人创业者的数量有所增加,同时盲人创业领域也逐渐扩展,数量的增加和创业渠道的扩展说明了什么?创业对于盲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带着疑问,我们采访了中国盲协主席李志军。
记者:李主席,您好,首先想请您谈谈对于盲人创业的看法。
李志军:盲人参加创业评选,准确地说应该是第二次,两届共评选出十名盲人获得“自强创业之星”称号。这些创业者都是各地选出来的优秀代表,同时他们所创造出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爱国、自强的精神恰恰是我们当今社会所需要的。
记者:获得“自强创业之星”和“自强创业奖”的这些盲人的创业过程都经历了各种困难,您觉得他们有共性吗?
李志军:有的,这些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都经历了很多困难,但他们初期的想法几乎都是非常简单的,认为自己可以同健全人一样,上可养老人,下能教子女。像北京来的吴续安,为了不想再增添家里负担,开始从编荆笆做起,摸着去挑水、做饭,家人哭着来劝他回去,他也不肯,如今能为更多残疾人、老人服务,就是这样。当他们能够自理后,才会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这些企业家的创业过程都符合了这个规律。
记者:您觉得这些获奖的盲人创业者对于其他盲人创业有何影响?
李志军:首先,能让其他盲人朋友重新认清自己。客观地说不是每个想创业的人都能成为总经理,但是去创业这个意愿对于盲人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大家对“拥有劳动能力”总有个误区,比如像有的肢残朋友,连笔都拿不住,可凭借他的养殖技术、经验,他解决了好多其他残疾人的工作,你能说他没有劳动能力吗?我们通过举办这样的评选活动就是想激励起更多盲人朋友,让他们重新认识“劳动能力丧失”的问题,重新挖掘自身的潜力,这才是盲人朋友从这些创业者经历当中所要学习的。
其次,是懂得找到适合自己创业的突破口。有位患高位截瘫的创业者,开始时什么都不会做,仅仅靠单手卖画为生,后来尝试网上经营,点点鼠标就卖掉了20万只羊。你说他卖画那条创业路有错吗?也没错,可相对于网上经营,卖画就不是适合他的创业项目。
记者:您觉得盲人同明眼人相比,创业上有什么不同地方?
李志军:人们常说:残疾人创业是社会物质的创造者,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实在。残疾人不仅有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想法,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同时他们也有实现这些想法、愿望的能力。常人和残疾人创业都是我们社会发展重要的一部分,这不仅需要社会对残疾人创业重新认识,残疾人朋友自己也要重新认识自我。我们残疾人创业是有潜力的,同常人创业是一样的。
记者:您觉得“自强”与“创业”是什么关系?
李志军:“自强”的目的就是要自尊,想要别人尊敬自己就必须有让人尊敬的地方,这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靠实际做出来的。当残疾人不断追求自强的意识落到创业这个点上时,获得物质财富就成了必然,而这种物质的丰富又会促进残疾人朋友追求更丰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