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Phone手机的创新设计为视障者建立了一种“看世界”的全新方式。近日,笔者分别对几位无障碍专家进行了一次专访,其中包括就职于贝宝的维克托·飒然以及英特意软件公司的泰德·德拉克,通过访谈,我了解到各种技术是如何利用用户的某一种感官补偿或是替代另一种感官形式,从而将一台智能手机变身为功能强大的辅助设备的。
双目失明的维克托·飒然谈到:“全世界约有六亿五千万残障人,其中约有五千万盲人。”作为一位作曲家、音乐家,同时还是一位成功的软件工程师,谈及自己是如何通过技术克服社会偏见,证明自身能力的时候,维克多显得热情洋溢。
对于视障人士而言,触屏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游戏规则。辅助软件的不断发展使得残障人能够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最新科技成果。针对无障碍的设计是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放眼如今的技术社区,人机交互是一个热点话题。这种设计围绕人与计算机之间相互交流的方式,催生出了全新的用户界面,人们利用动作和手势等行为便可触发计算机,给出相应的反馈。
泰德·德拉克详细介绍了英特意软件公司花巨资监控用户体验,以保证每一位用家都能从他们的产品中受益的情况。例如,他们就曾经与非营利组织“盲点先生”(Mr Blind Spot)合作,对其产品“QuickBooks”进行了无障碍优化,这样,所有的视障用户便可以借助读屏软件,通过其将触觉命令转化为语音的功能,了解软件界面上的内容了。
在无障碍软件及其他各项辅助技术的共同作用下,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无疑必将成为残障人的眼睛、耳朵、嗓子乃至各种其他感官,帮助他们更全面融入日常生活,满足交流的需要。
VoiceOver便是屡获好评的iOS系统中所集成的辅助技术之一。该款基于手势控制的屏幕阅读软件能够随时报读出用家在屏幕上摸到的按钮以及图标的名称,双击所需图标便可直接调用相应的功能。这样,视障用家也能够清楚的了解到自己设备上的具体信息,从而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操作。
在其他诸如语音助手“Siri”以及文字听写等创新功能的协助下,无论是文字输入、日程阅读还是打开脸谱网以及推特等应用,视障用家做来都显得游刃有余。
泰德·德拉克道出了问题的关键,“但凡一个真正具有创新概念的产品,它的最终出现便意味着开发人员对固有观念的无法认同。他们并不会说‘恩,盲人是不能使用触屏手机的,因为上面没有任何可触式的按钮。他们只会说,这儿有一台平板终端,让我们将之无障碍化吧……’”
无障碍技术的创新还促进了智能手机照相应用的发展,这使得视障人士也可以与常人一样,方便购物、数钱、独立地生活。泰德与维克托演示了不少专为iPhone摄像头所编写的辅助应用,这些应用彻底打破了盲人无法使用照相机的固有观念。维克托对着一张美元按下了照相按钮,将照片发送到了一个与亚马逊的“土耳其机器人网络市场”类似的网上志愿者社区,很快便通过iPhone的VoiceOver读到了对方的反馈信息。此款应用成为了他每次前往超市购物之际的必备工具,这彻底杜绝了收银台勿找零钱情况的发生。
维克托和泰德还展示了通过摄像头识别坎贝尔牌西红柿汤料以及一双粉红色袜子的全过程。这些演示清楚地表明,借助无障碍软件,智能手机将为视障者们打开许多全新的领域,让他们有机会更好的融入日常生活。
随着去年五月联合国社会创新高峰论坛上的讨论,辅助技术为创新产品的推出注入了一针强有力的催化剂,在克服重重技术难关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结束了与维克托·飒然以及泰德·德拉克的交流之后,笔者终于认识到,只有摆脱了固有观念的桎梏,面向全体用户的创新设计才会催生出最富创意性的技术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