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秋天,宁夏的一所县医院里,又一个新生儿降生了。她的父母脸上都挂满了喜悦的笑容,欢迎这个小女婴的到来。那个女婴,便是我。
两年后,还是同样的一所医院,但是,在眼科的诊室里,那对父母脸上喜悦的笑容已经荡然无存了。
“她的眼睛,已经彻底失明了,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医生艰难的对我的父母宣布了这个噩耗。爸爸妈妈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抱着刚刚被判决失明的我,呆呆的,不知所措。
从那以后,我们一家就开始了四处求医的日子。爸爸妈妈是我们当地的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两百而已。但是,无论如何艰难,无论在借钱时遭到他人多少侮辱,他们也从来没有放弃对我的治疗。即使每一次的治疗都是抱着希望去,含着眼泪归来,他们也毅然地坚持着。在我六岁那年,爸爸妈妈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帮我找到了一所适合我学习的学校,在宁夏特校,我也开始了和同龄小朋友们一样的学习之旅。
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我已经读高中了,我们一家也慢慢接受了我的眼病基本已经没可能治好的事实。模糊的视线中能“看”到父母一天天苍白的头发,和一天天爬上皱纹的脸。是的,是这份不离不弃的爱,陪伴我走过了跌跌撞撞的少年时光。
在一个满城柳絮飘飞的四月,在青岛盲校就读高二的我得知,从我们这一届开始,我们盲生不但可以参加原来长春大学的单考单招,而且可以和普通人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就是可以参加普通高考。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想和我的老师们一样,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而国家出台的这一政策,恰好为我实现梦想提供了一个契机,更为我们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消息传来,我激动了好几天都睡不着。鼓足勇气抓起手机拨打了远在宁夏的爸爸妈妈电话:“我想去试一下,参加普通高考,想再为了我的梦想拼搏一次。”妈妈沉吟半晌,慢慢地说:“好的,只要你有决心,我们都愿意支持。”
暑假里,我开始了备考之旅,我向爸爸妈妈提出想要去补习班补课。从那天起,妈妈每天带着我,不停地奔波于寻找老师的路上,找到一位能够帮助一个全盲的学生补习功课的老师,其实非常不容易. 老师需要将练习题一道一道的读给我,我抄下来做出答案后,在读给老师听。遇到立体几何那样很难想象的图形时,老师除了讲解外,还需要给我寻找一些模型帮助理解。终于有一天,找到了一位特别合适的老师,当谈到价钱时,短短的十节课,却需要五千元之多。我在心里默默的想:还是不考了吧。爸爸妈妈刚还完为我治疗而欠的债,而爸爸又因为去年的一场车祸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妈妈那瘦弱的肩膀上。弟弟还要上学,我不能让他们为了我再增添负担了。想到这些,我退却了,转身出门,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就想回家。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甩开了我的手,转身回到了老师的家里,坚决地将学费交给了老师,我想追过去,架着双拐的爸爸拉住我说:“不要考虑那么多,只要对你有好处,我们多苦多累都愿意,去吧,好好学。”眼泪不听话地滚落下来,我知道我的追梦之行开始了。
在之后的一年里,我不断的努力着,不断地增加着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此来迎接我人生中的挑战:普通高考。这期间,我也曾因为一套物理试卷中没有一道题会做,而感到灰心;也曾因文言文中那些难懂的之乎者也,而想要放弃。每当这时,我的脑海中就会闪现出一幅幅画面:正在忙碌着的低视力同学,因为我的一声呼唤,放下了自己的学习任务,耐心的为我描述物理图形;假期里,老师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答疑解惑;爸爸妈妈爬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为了我的学习,他们再苦再累都依然坚持着; 为了让我们顺利完成考试,国家不但为我们专门印制了适合我们的盲文试卷,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合理便利条件.而我,又怎能因为几道难题就轻言放弃呢?就这样,我坚持了下来,终于,在炎热的六月,我迎来了普通高考的那天。
“妈妈,我好紧张哦,万一,我考不好怎么办?”六月七日早晨,银川二中的门口,我拉着妈妈的手,对她诉说着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宝贝,考场里就你一个考生,而且考试时间还延长了百分之五十。放心吧,一定没问题,加油!”妈妈不停地用轻松地话语安慰我紧张的心。
“是黄莺吗?我是你的引导员老师,你可以先进保安室去等一会儿。”一位女老师走到了我和妈妈的面前,这样对我说。在妈妈与老师的一番寒暄后,引导员老师用她那温暖的手牵起了我。
“手怎么这么凉啊?”老师关切的问。
“有点儿紧张。”
“不要紧,你啊,只要尽力就好。”就这样,这位老师和我不断地聊着,缓解了我紧张的心情,也让这等待的时间,变得不再漫长。
“在考试期间,除了与考试内容有关的问题,其他的,你有什么需要,就大胆的跟我们说,我们会尽量满足的。”走进考场后,监考老师温和的对我说。
“对啊,不要紧张,相信自己,而且啊,有很多人都在为你加油哦。”引导员老师也拍了拍我,缓解我的紧张心情。一句句温馨的话语,充满了我的心田,冲淡了我的紧张,为我注入了无尽的能量。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出一个让大家满意的成绩。
紧张的气氛,使得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两个半小时就过去了。二中的考场里,就剩下了我一名考生。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因为我,需要多加一小时十五分钟的班。二中的校长亲自为我拉起了警戒线,保证了我考场周围的良好环境。炎炎烈日下,接送试卷的老师们,也耐心的等待着,等待着我这全场中的最后一份答卷。监考老师们,也仍然不厌其烦的为我解答着一个个问题。终于,为时3小时45分的语文考试结束了。当引导员老师带我走出考场后,我模糊的视线中,出现了等待我一上午,而满头大汗的妈妈。她似乎并不觉得热,反而不断地关心着我“累不累”、“渴不渴”、“饿不饿”。
接下来的十五天,我是在焦虑不安和期待万分中度过的。我焦虑:万一我考不好,不仅会影响我自己的前途,而且会为我们的盲人群体带来负面影响。我期待:我能考出一个好成绩,不但可以为我实现梦想奠定基础,而且可以向大家证明,我们盲人并不输给明眼人。
“丫头,530分,你比咱宁夏的一本线高了85分呢!”23日早上七点,查到分数的妈妈,兴奋的对我说着。
“真的吗?妈妈,也就是说,我可以成为一名老师了?”此时此刻,最难以忘掉的就是梦想。
“傻孩子,都高兴糊涂了。你现在的重要任务是选择一个理想的大学,等大学毕业后,你才有可能成为老师。”听了妈妈的话,我也傻傻的笑了。530,对于一个准备充分的人来说,也许不是一个很高的分数,可是,对于仅仅备考了一年的我来说,这个分数还是比较出乎意料的。这个成绩也意味着,我在追梦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很快的,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亲戚朋友们都为我感到高兴。爸爸妈妈公司的领导更是许诺要给予我们这个不富裕的家庭一定的经济援助,这将为我的爸爸妈妈减轻很多负担。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们也不断地与我取得联系,为我填报志愿出谋划策。自治区教育考试院、自治区残联、自治区盲协也全力以赴,为我争取适合的学校。就连中国残联、中国盲协和中国盲文出版社也为我能被正常录取做了大量工作,他们还表示:将为我翻译并提供我所就读专业的大学盲文教材,帮助我完成学业。这一个个举措,一份份爱心,都令我感动,更让我坚定了追梦的信念。
“你好,是黄莺吗?我是武汉理工大学的老师,恭喜你,已被我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录取。”接到这个电话时,我的心情半是欢喜,半是忧伤。
喜悦的是,圆梦之旅终于启航,忧伤的是,我似乎离自己做一名老师的梦想,更远了。
不过我想,不管是老师还是社会工作者,只要能够付出自己的力量,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就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下定决心,在未来的四年大学生活中,认真学习,努力完成学业,以此来回报父母、老师、教育机构以及祖国对我和我的残疾伙伴们的那一份不离不弃的爱。
一路走来,我拥有过很多很多的爱,我也希望能扶持更多的同伴,走进阳光。让这一份不离不弃的爱,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