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自己被美国《利沃尼亚观察者报》选为2015年第一市民的那一刻,“苗苗儿童盲文书社”的创始人和现任主管黛布拉·邦德感到十分吃惊,她甚至对报社编辑表示:“我认为,你们打错电话了。”
她谈到:“苗苗书社承载着我的生命与热情,对我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为此耗费了毕生的心血。”
然而,她却对自己的付出无怨无悔。这位外表文静,处事低调的利沃尼亚市民已经获得了多项志愿服务奖提名。多年来,她将成本低廉的盲文读物送到了世界上超过75个国家的盲孩子手中,读者们认为,这一善举对全球视障儿童社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斯库克拉夫特学院董事,苗苗书社董事会成员格雷琴·阿伦尼兹在其提交的提名推荐书中写道:“这个人的善举影响了全世界数以万计人的生活,令利沃尼亚拥有了奉献与关怀之城的美誉,她将这种精神传到了大城小镇,传到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周五冥想》杂志的作者与出版人,韦恩县委员会前任委员比尔·乔伊娜也得到了同样的提名,不过,在他看来,邦德会认为,大奖应该花落别家根本不足为奇。他谈到:“黛布拉总是对他人充满了赞许。这种性格特质令她给别人带来一种如沐春风的观感。邦德从不夸夸其谈,她一贯勤勉的处事方式不仅对他人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体现了利沃尼亚的最佳风范。她的确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人。”
本周四,2月19日,邦德将会出席由利沃尼亚商业委员会与《利沃尼亚观察者报》共同主办的领导力大奖节目。
30年前,供职于一家非营利机构的邦德在自家的地下室里开始了为视障儿童制作盲文图书的工作,多年来,她始终未能借助苗苗书社挣到足以养家糊口的工资,时至今日,她还时常需要加班加点,甚至利用自己的积蓄贴补书社的开支。“我们所有人都拥有奉献之心,”邦德对苗苗书社的工作人员们如是说。例如,最近,有一位工作人员决定,每月给一位22岁的视障者捐赠一本书,因为,读书是这位视障者的最大乐趣,每天,她都会满怀期待地打开信箱,期盼能够读到新的书籍。
市民合唱团与纪念奖学金
除了参与苗苗书社的志愿服务之外,邦德还是利沃尼亚市民合唱团的成员之一,每周需要至少参加四个小时的排练。现年62岁的她谈到:“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每一首排练曲目,因此,常常需要很多时间,尤其是对于我这种老脑瓜而言就更是如此了。”(该合唱团计划在本次颁奖仪式上献艺。)
她还创建了安娜·邦德奖学金,以纪念因对方司机酒驾,而于2001年不幸离世的女儿。迄今为止,该奖学基金以学院特别奖的形式,供向丘吉尔高中艺术创作及表演(CAPA)项目的学生颁发了超过5万美元的奖金。每年,安娜的朋友们都会组织一场谋杀之谜晚宴,以筹集相关资金。
邦德还在自己教区内的新希望悲伤支持中心担任志愿者,这是一个小型团体,目的旨在为部分子女不幸夭折的父母提供心灵上的慰藉。她谈到:“我感到,我们的工作实质上就是帮助他人。”
多年前,生性内向的邦德参加了一个盲文书写的学习班,由此掌握了在家中制作盲文图书的方法,她会将制作好的书籍通过邮寄的方式送到读者手中,以避免与他人打电话或是当面交谈时的尴尬。然而,她很快发现,仅仅凭借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利用字板和盲笔手工制作盲文读物的方法,不仅劳动密集度非常高,而且,离制作成本低廉、书籍传递迅速的目标也相去甚远。
1984年,邦德创建了苗苗书社,凭借她的父亲,一位退休的工程师先前制作的一台盲文刻印机,开始将原本存在电脑中的书籍刻印成盲文,按照需要调整刻印的份数。此外,父亲还出资为她购买了一台装订机。在父亲的帮助下,仅1985年,他就制作了221本图书。进入90年代,随着先进设备的引进,苗苗书社的制作量达到了每年5000本左右,因此,书社不得不从邦德家的地下室搬到了利沃尼亚的宾利中心,最终迁至其目前位于法明顿路上的办公室。
2014年,在几位团队成员与广大热心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苗苗书社制作了约24000本盲文图书和阅读材料。从1984年至今,其总印书量高达41.7万本,共约用去了2000万张盲文纸。放眼世界,苗苗书社是唯一一家专注于为视障儿童制作盲文图书的公益组织,其部分图书已合理的价格进行出售,补贴书社日常的生产开支。近年来,邦德获得了多项全美和美国地方性的志愿服务大奖,2006年,她还荣登了乔伊娜创办的1835利沃尼亚名人堂。
然而,她却认为,那些从小读着苗苗书社生产的廉价盲文图书长大的盲孩子,在成年后但凡能够取得成功,那才是对她最佳的褒奖。邦德介绍到:“有些视障者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中甚至有人在加拿大成为了一位律师。但凡了解到孩子们对于阅读的热爱源于我们的点滴帮助,我就会油然生出一股自豪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