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报告对160名江西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近创业情况以及从业体验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深层原因。报告指出,当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远离家乡就业比例较高,多数在保健按摩场所从事医疗按摩活动;绝大多数看好医疗按摩的前景,都希望能重新体现自己的医疗按摩技术价值,愿意在家乡就近创业,但在申办盲人医疗按摩所时又遇到很大阻力,个体盲人医疗按摩机构的治疗项目目前尚未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由于乡村人群对保健按摩需求不高,他们普遍担心自己未来的前途与生计,对是否自我创业,在何处创业,选择什么地段的开业用房都感到非常纠结,希望国家惠盲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为此,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残联应当鼓励扶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近创业,全面执行《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方便他们申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家乡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并将其医疗按摩项目纳入城乡医保支付范围。
关键词:盲人医疗按摩 创业 医疗按摩所
前言
当前我国盲人以从事医疗按摩和保健按摩为主,其中盲人医疗按摩人员除少数在医院从事医疗按摩工作外,大多数远离原住地到城市的保健按摩店打工,在生活上、感情上、心理上等方面遇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探索一种能帮助乡村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近开办按摩所,离土不离家,自食其力、成家立业。如此不仅可以解决盲人自身的温饱,实现他们平等参与、奉献社会的愿望,而且可以减轻国家、社会、家庭负担以及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是新形势下解决盲人就业的有效途径,加速盲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的进程。为此,我们做了以下问卷调查。
一、方法
2016年7月25日至7月29日我们在江西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学员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在江西南昌瑶湖明珠大酒店进行,江西省盲人按摩指导中心领导与选拔出来的十名有部分视力的小组长发放并逐一读题并代为填写《调查问卷表》,共发放《调查问卷表》160份,收回160份。收回《调查问卷表》均符合要求。问卷内容与结果见下表1:
表1调查问卷表
序号 |
按摩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学员的问卷调查 |
问卷调查人数(人次) |
人数比例(%) |
|
1 |
题目 |
你怎么称呼你服务的按摩对象? |
||
选项 |
A、病人 |
71 |
44.4 |
|
B、客人 |
89 |
55.6 |
||
2 |
题目 |
你觉得医疗按摩和保健按摩哪个更有前途? |
||
选项 |
A、医疗按摩 |
157 |
98.1 |
|
B、保健按摩 |
3 |
1.9 |
||
3 |
题目 |
你是在户口所在地工作吗? |
||
选项 |
A、在当地工作 |
55 |
34.4 |
|
B、在外地工作 |
105 |
65.6 |
||
4 |
题目 |
你工作单位离你的住所有多远? |
||
选项 |
A、500米以内 |
104 |
65 |
|
B、500米以外 |
56 |
35 |
||
5 |
题目 |
盲人医疗按摩师小张勤奋好学,技术进步很快,口碑好,仅仅打工十年就在前年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电梯房,去年与一位女盲人医疗按摩师结了婚,今年他们准备自己开店当老板,但是在选择按摩用房时他们俩的意见不统一,你认为小张他们应该租用什么样的房子开店比较好? |
||
选项 |
A、租用繁华街道上的店面房开店生意可能会好一些。 |
81 |
50.6 |
|
B、租用自家同一单元一楼的三室两厅民居房开店比较方便且租金便宜。 |
35 |
21.9 |
||
C、或腾出自家客厅、餐厅和一间卧室来开店,不但方便。 |
44 |
27.5 |
说明:由于被问卷调查者是盲人,阅览和填写《调查问卷表》不方便,表格内容设计比较简单。口头调查题目、答案及结果未列入上表。另外,同一张《调查问卷表》中同时还对盲人信息无障碍的内容也未列入上表。
二、结果分析
2.1当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远离家乡就业比例较高,多数在城镇保健按摩机构从事医疗按摩活动。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盲人因视障原因,出行十分困难,在家乡对环境比较熟悉,有父母兄弟和邻里们的帮助,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相对容易克服,生存成本也较低。然而,接受问卷调查的160名盲人医疗按摩工作者中,在户口所在地工作的只有55人(34.4%);而在外地工作者却有105人(65.6%)。
分析其原因,一是大中城市人气旺,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人们的经济状况较好,愿意接受保健按摩或医疗按摩服务的人自然也多。盲人只要肯吃苦,同样能挣钱,而这些不错的收入又能帮助他们购买到自己需要的服务,填补一些不便。二是城市文明程度较高,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加上多数保健按摩店(院、中心)都开设在城镇,全国有十几万盲人保健按摩和两万多医疗按摩人员多数都在城镇就业,造成保健按摩机构在城市繁华街区扎堆,抢生意,压低价格,恶性竞争,导致一些保健按摩机构长期处于微利经营状态,许多人担心自己的前途。当今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可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进入普通医院就业的反而越来越少。原因是医疗机构对盲人和医疗按摩缺乏了解而担心拖累医院;或因歧视和偏见,不愿自找麻烦,而不招入他们,偶尔招入的很少是全盲医生。此外,事业单位(医疗机构)招考也没有盲人医生考试的预案。
《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中第二条虽强调“盲人医疗按摩属于医疗行为,应当在医疗机构中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属于卫生技术人员,……其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但是,一些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只承认《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或者是《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不认可《盲人按摩人员从事医疗按摩资格证书》。因为《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长期得不到全面落实,严重阻碍了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发展,加速了这一解决盲人就业主要渠道、利国利民的医疗按摩行业边缘化进程,伤害了盲人朋友的自尊心。
2.2多数人对医疗按摩前景看好,渴望从新体现自己医疗按摩技术的价值,更好的回报社会。所有接受问卷调查的160人都取得了“盲人医疗按摩从业资格”,认为医疗按摩更有前途的有157人(98.1%),虽然他们绝大多数在保健按摩机构工作,但是他们大多数更看好医疗按摩的发展前景,并渴望能从新体现自己掌握的医疗按摩技术的价值,更好的回报社会。不少人渴望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赢得社会的认可,从而赢得爱情,建立家庭;渴望亲情,渴望独立自主。他们希望政府鼓励扶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回乡创业,申办按摩所,离土不离乡,服务乡亲,孝顺父母,享受天伦之乐。
另外,把自己服务的对象称作为“病人”的只有71人(44.37%),而称作为“客人”的有89人(55.6%),超过了半数,是因为保健按摩机构把服务对象称作为“客人”,所以他们自然也是随乡入俗。由于他们长期在保健场所从事医疗按摩活动,不能体现医疗技术的价值,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回乡创业的底气不足。
2.3一些农村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愿意回乡就近创业,但在申办按摩所的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当问到:“你工作单位离你的住所有多远?”时,回答离工作单位在500米以内者有104人(65%)。由于出行困难,他们普遍希望就近就业,而全盲更希望就近工作。虽有81人(50.6%)的人认为租用繁华街道上的店面房开店生意可能会好一些;但是有35人(21.9%)的人认为租用自家同一单元一楼的三室两厅民居房开店比较方便且租金便宜;有44人(27.5%)认为或腾出自家客厅、餐厅和一间卧室来开店,不但方便,而且没有租金压力。换言之,有79人(49.4%)愿意回乡就近创业,申办按摩所(在交谈时得知这些人多数是来自乡村)。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农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但是与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城市还是有较大差距。乡村大多数农民已经从温饱奔向小康,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思想上仍相对保守,按摩保健需求的市场相对有限,在家乡开办保健按摩店,很难维持生计。而从农村走出去的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因为受过较高的正规的特殊教育,有文化,有技术,又在城市打拼了多年,又有见识,对治病疗伤、确有其效的医疗按摩需求的却相对较多,乡亲们容易接受。
据初步了解,《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自从2009年9月1日执行以来,江西在家乡(县城)申办并拿到《盲人医疗按摩所执业许可证》的只有两家(德安县和资溪县各一家);在乡村就近创业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的几乎为零。
分析其原因有,一是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读的盲校和其它大中院校都在城市,一些同学的家、朋友圈也在城市,有共同语言,容易找到工作,想回乡创业又心存顾虑。二是因为盲人医疗按摩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盲人及其从事的医疗按摩不了解,分不清医疗按摩与保健按摩,怀疑医疗按摩的治疗效果,所以担心乡村人群不接纳他们。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对《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等文件很生疏,对盲人和医疗按摩扔存有歧视和偏见,业务不熟练,执行政策不到位,甚至含糊其辞,踢皮球。
2.4个体盲人医疗按摩所的治疗项目未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目前,江西省申办并拿到《盲人医疗按摩所执业许可证》的并不多,个体盲人医疗按摩所的治疗项目也未能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而各级医院的推拿按摩治疗项目却纳入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推拿按摩是中医特色疗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与健全的医务工作者同属于本行业的从业者。盲人医疗按摩行业,完全是合法产生,依法发展。他们也是学有所本,术有所承,依法进入,守法谋生的劳动者。六十年来的历史已经证明,盲人通过正规系统的学习与实践完全能够胜任医疗按摩工作。广大盲人兄弟姐妹们不但因此而摆脱了算命、卖唱、乞讨的厄运,而且成为了受人尊敬的人民健康卫士,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份子。
三、结论与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自愿组织起来从业或者个体开业”。近些年来,残疾人个人或自愿组织起来从事个体经营已有很大发展。实践证明,残疾人个人或自愿组织起来从事个体经营不仅可以解决残疾人自身的温饱,实现他们平等参与、奉献社会的愿望,而且可以减轻国家、社会、家庭负担以及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是新形势下。解决残疾人就业的有效途径,加速盲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奔小康的进程。通过对江西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进创业现状与从业体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3.1政府应当鼓励扶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就近创业,方便他们回乡申办盲人医疗按摩所。《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规定:“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的规定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可以申请开办盲人医疗按摩所”。第七条又规定“盲人医疗按摩所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符合条件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一些农村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愿意回乡就近创业,但在申办按摩所的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希望有关部门给于方便和扶持。他们回乡就近创业,申办按摩所,不但能自食其力,避免了再城市买房的经济压力和亲人的牵挂,解决婚姻难题,享受家乡的便利;还能起到示范作用,带动乡村盲人走出家门,学文化,学技术。有了一技之长,盲人就能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彻底脱贫,有助于加速全国人民全面奔小康的进程。
3.2加强盲人与盲人医疗按摩的宣传,普及医疗按摩知识,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医疗按摩在治疗颈肩腰腿痛、脊柱相关疾病、慢性功能性疾病和小儿推拿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不但疗效好,无毒副作用,而且费用低廉,对设备条件要求不高,又能节省医保资金,减轻医保负担。乡村远离大城市、大医院,医疗条件十分有限,乡村人群实际上更需要医疗按摩作为其它疗法的补充。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残联应当加强盲人与盲人医疗按摩的宣传,普及医疗按摩知识,规范管理,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盲人医生也应当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诊治水平,严格执行职业规范。乡村人群了解了盲人医疗按摩,消除了顾虑,赢得了信任,乡亲们就一定会接纳治病疗伤、确有其效的盲人医疗按摩。
3.3应当将盲人医疗按摩机构治疗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关于扶残助残、解决残疾人就业压力的政策法规很多,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和关心,但是这些好政策(文件)常常只是落在纸上,停留在口头,有些承诺并没有落实到位。
《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确认“盲人医疗按摩属于医疗行为,应当在医疗机构中开展”;“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属于卫生技术人员”。所以,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应当将盲人医疗按摩机构治疗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并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扶持。
注释:
*调研组负责人:马高亮,江西省上饶市盲人协会。调研组成员:曾文丽、崔可斌、谢强、刘芳、孟国鸣、黄强、熊小东、周银福。执笔人:马高亮,江西省上饶市盲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