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盲用探路器(轮式盲杖)为例
【摘要】 残疾人的辅助器具对残疾人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事业开展较晚,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发展十分迅速,政府和社会也对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更加重视。但是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事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人在研发和推广轮式盲用探路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我国整个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中暴露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且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残疾人 辅助器具 服务体系 研究
【Abstract】The effects of disabled auxiliary apparatus on the disabled people were very important . It was late that auxiliary appliance service developed in our country,b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the disabled is very quickly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people who was disabled.While the auxiliary appliance service develop, there are still many places to improv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and promoting wheeled observer-based, the problems are exposed in our coountry,s equipment service system for the disabled. The aim of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provide some good ideas according to my bown experience.
【Key words】 The disabled Auxiliary appliance Service system Research
【前言】 残疾人辅助器具是残疾人能够正常地融入社会的重要工具,从一个残疾人的角度,无论是上学、就业还是参加社会活动,辅助器具都是必不可少的。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事业的发展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人文情怀和文明程度,例如北欧的一些发达国家基本上能够实现“无障碍社会”,我国政府对此也一直很关注,2002 年 8 月 24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 2015 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
一 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事业的发展历程
1、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步建立起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
残疾人辅助器具最早应用于两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伤兵,由于战争产生大量的外伤,假肢、轮椅等辅助器具应运而生,之后经过短暂的发展,逐渐普及到普通的残疾人家庭中。二战之后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发展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服务事业,并且取得很大的成效。
2、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建立较晚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战后伤兵,普及到普通残疾人家庭中的时间并不长,自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人们思想的逐渐开放,我国的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事业才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1990 年 12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康复服务、必要的辅具配置和更换,应当按规定给予救助”,国家通过立法保障了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
二 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自1992年起正式将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提供列入国家计划,并且政府逐年加大对残疾人辅助器具的资金投入,在各级行政地区设立辅助器具中心,以网状结构分布全国,而且逐渐向边远地区延伸。这些辅具中心承担着免费为残疾人发放配备辅助器具的工作,并且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也形成了一支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队伍。由于国情特殊,我国的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也需要特殊的发展方向,由最初的国家统一定向供应,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辅助器具的广泛发放,我国的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已经在逐步完善,现如今更重视的应该是残疾人辅助器具发放之后的适配服务,也就是针对辅助器具对残疾人进行相应的使用培训。
三 在残疾人辅助器具研发和推广发放中发现的问题
作为一名盲人,深知盲人在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在总结了传统盲用探路器的使用弊端之后,我于2011年发明轮式盲用探路器,获得专利并且个人投资建厂生产,经过不断地改良现在开始广泛投放市场。从研发伊始到最后的市场推广,我发现了整个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还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经费问题。
国家对于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研发创新方面资金投入还是不够,而且在政策上缺少扶持。以我研发轮式盲用探路器为例。在研发期间,资金始终是很难解决的问题,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经常出现资金链断裂,研发停滞的现象,最先研发出来的试用品也存在很多的使用问题,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无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研发人才缺乏
我国从事残疾人辅助器具研发的人才奇缺,不只是我,很多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生产企业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没有好的研发团队也就无法做出创新的辅助器具,也导致我国的残疾人辅助器具发展始终跟不上国际上先进的脚步。
3、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发放只停留在粗放型的配备,并没能真正使残疾人受惠
在轮式盲用探路器的发放期间,我做了大量的回访工作,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在辅助器具中心领取到辅助器具之后并没有使用,闲置率高达67%,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残疾人在使用新的辅助器具时没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培训,以至于很多人都不会用,这就导致了研发团队辛苦研制的辅助器具被大量闲置。
四 如何完善整个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
1、资金方面
我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十一五计划以来,国家设立了“彩票公益金”来支持残疾人的辅助器具服务事业,但是这样的资金结构并不完善,受到很多限制,国家的财政压力也非常大,其实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例如日本和德国,利用立法和保险机构介入的方式解决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研发和配备的资金问题。我国也可以通过保险机构的介入或者设立民间专用基金的方式来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这样既可以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的积极动力,也能够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同时也应当将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相关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减轻残疾人家庭的负担。
2、人才方面
创新型的人才是辅助器具研发的重要因素,我国现阶段的残疾人辅助器具研发工作创新性不大,大多还是沿袭国外的相关设计理念。我个人认为应当鼓励残疾人参与到辅助器具的研发工作中,毕竟他们才是最终的使用对象,例如轮式盲用探路器,也是我在多年使用传统探路器的经验中总结创新的。国家在政策方面也应当给予一定的倾斜,鼓励创新,例如加大保护专利的力度,对相关人才给予相应的补助和奖励。
3、要重视辅助器具发放的后续工作
国家花大力气投资研发并且发放的辅助器具一定要确保最终能真正受惠于残疾人。在我这一年多的回访工作中总结了一些辅助器具发放后续工作的经验。首先,生产制作的企业要组织相关研发人员对辅助器具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产品使用的相关教学,然后由辅助器具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发放辅助器具时对残疾人进行统一培训。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限制,很多边远地区的残疾人普遍受教育程度偏低,这就需要生产企业与辅助器具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尽量多使用图表和影像,尤其是针对盲人的辅助器具培训,一定要简单易懂,一听就会。例如我在开办轮式盲用探路器的使用培训班时就录制了使用说明的音频资料,并且由专人手把手教学,还编写了一套顺口溜,简单易学。在几次培训之后,轮式盲用探路器的使用率已经能够达到87%,真正给残疾人带来便捷。在开办辅助器具使用培训班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这就需要有相关人员亲自上门教学培训。总之,辅助器具的发放工作不能浮于表面,做好后续的培训教学工作才能使辅助器具的发放有实际意义。
结语 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的问题,无论从研发、制造、发放、培训教学,每一项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好才能是整个服务体系完善起来。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服务最终还是要体现在辅助器具的使用率上,只有做到了物有所值才是整个服务体系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WHO,the World Bank,World Report on Disability 2011.2011
【2】WHO,CBR Guidelines (Health component).Geneva
【3】田中理,日本与辅助器具相关的法律制度及供给系统.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3卷第4期.
【4】《German social security for the disabled 》
【5】刘翠霄,各国残疾人权益保障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王宏,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第六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7】王宏,许晓鸣,残疾人辅助器具及其服务.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4月第13卷第4期.
【8】邱卓英 , 荀芳 , 张爱民 译 .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与康复行动计划(2006-2011).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13(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