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在这个光荣的日子里,我如愿以偿的加入了党组织。面对庄严的党旗,我举起右手,背诵出那早已烂熟于胸的誓言。
我深知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更要提高对党的认识,加强理论学习,深刻体会党的精神。于是我计划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一次红色旅行。有福之人不用忙,八月初我接到中国盲人协会的通知,邀请我参加瑞金红色采访活动。这让我兴奋不已。于是我打点行装,8月11日跟随中国盲协的参观团踏上了去瑞金的行程。
在世界地图上,中国的许多省城都没有标出,而位于赣东南边陲的小城瑞金,却以醒目的圆圈标示了出来。走进这个“一村一都市”、“一地一国家”的“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你可以透过那星罗棋布的革命旧址,去感知那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一个个叱诧风云的共产党人,还有那一笔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导游小蔡告诉我们,谢家祠堂、红军烈士纪念塔和红井这3个地方堪称红都瑞金的地标。
距离瑞金市区5公里处有个叶坪村,古樟参天,环境优美。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场,就设在一幢明代的青砖灰瓦建筑——谢氏宗祠内。
走进会场,顿觉庄严肃穆,导游详细为我们描述场内的布局,主席台正面墙上挂着马克思和列宁画像,画像中间,挂着缀饰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和锤头镰刀图案的红旗。主席台上方是一行醒目的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台口顶上高悬会标“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台前放着一块横匾,上书“工农堡垒,民主专政”8个大字。
遥想当年,毛泽东就是站在这个台上向大会作《政治问题报告》,随后当选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尔后又在大会闭幕时致闭幕词,庄严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历史记下了这辉煌的一页,“毛主席”的称呼也在瑞金这个神圣的地方开始叫响。
祠堂内两侧,是被木板隔成的15个房间,分别是当时会上成立的外交、军事、土地、内务、财政、教育、司法、劳动、工农检察等9个部和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办公室。虽然每个房间几乎都是一床一桌,条件十分简陋,但置身其中,我们却依稀看到了未来新中国国家机构的影子。
红军烈士纪念塔静静地伫立在叶坪红军广场。塔的正前方地面上用煤渣铺写着“踏着先烈血迹前进”8个苍劲大字,与纪念塔默默相对,诉说着对革命先烈的无比崇敬和怀念。
凝望炮弹外形的塔身,我不禁感慨:这不正寓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革命前辈在炮火硝烟中用鲜血和生命打拼出来的么?为了建设和维护新生的红色政权,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血洒疆场,这是何等悲壮,又是何等豪情!轻抚烈士塔身上无数颗象征革命烈士鲜血凝结而成的小石块,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在血与火的年代,为什么瑞金人民会义无反顾地跟党走?一路追寻,我们在位于瑞金城西北的沙洲坝镇红井旁找到了答案。
导游小蔡生动的为我们讲述了这段历史。当年沙洲坝还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子。1933年4月间,临时中共中央政府机关从冶坪迁到这里。一天,毛主席办完公事回来,看到乡亲们在既洗菜又洗衣服的池塘里挑水吃,深感百姓饮水不卫生。他决心帮助老百姓挖口井,并亲自勘察水源,选择井位,带领战士们一起挖井。几天后,一口直径85厘米、深约5米的水井挖好了,沙洲坝人从此吃上了干净的井水。
得民心者得天下,据当地百姓介绍,正是因为共产党时刻心系群众冷暖安危,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几次把井填上,并威胁要杀头,但当地群众又几次冒着生命危险把井挖开。
喝一口红井的水,今日仍觉甘甜。回味之余,我们不禁感慨:从瑞金到北京,从一个弱小的苏维埃政权到跻身世界大国之林,中国共产党靠的不正是“执政为民”这一光辉理念的传承弘扬吗?
坐在返京的火车上,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回顾历史,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繁荣富强,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次飞跃都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无数先驱者的满腔热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我们的党引领着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地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蒸蒸日上。
2011年8月16日,中共中央常委李长春同志来到新落成的中国盲文图书馆新址执导工作.他参观了盲童阅览区,触觉博物馆.与盲童小朋友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聆听孩子们朗读课文。李长春同志指出,国家要重视盲人文化生活,各省市图书馆都要建立盲人阅览室。
中央领导的讲话深深打动着我,激励我在平凡的编辑岗位不断学习,积极进取。争取为盲人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残疾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复明工程、特殊教育、盲人就业……,我和我的盲友们就在这充满人文气息的氛围中成长幸福着。广大残疾人将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时刻感受着党的阳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残疾人将要和全国人民一起实现小康。相信伟大的祖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