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加比俄斯从来没有看见过桌子。加比俄斯是个早产儿,大概是因为在保育箱内吸氧过度,出生后不久他就双目失明了。可是,60岁的加比俄斯却能毫不费力地感觉到他身边的桌子。“我想象中的桌子和真的桌子一模一样。”他说:“在我的想象中,桌子同样有高度、长度、宽度和花纹。我能立刻描绘出整个桌子,只不过不知道颜色而已。”
如果有人连不带颜色的桌子都想象不出来,那就可能是视觉能力不足了。
明眼人是通过不同的光波在各区域间产生的界限来探测周围世界的。这些光波在明眼人看来就是不同的颜色。而象许多盲人一样,加比俄斯是通过触觉,辨听弹击舌头以及盲杖敲击后从周围物体上产生的回声来探测周围的世界的。这一技术称为“回声定位(echolocation)”。
“在任何时间,盲人的大脑里都会行成大量的形象。”加比俄斯对《生活中的小奥秘》的记者说:“这并非视觉。”
加比俄斯现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副教授,他正在指导盲人知觉和认知的相关研究。他的个人体验和专业经验都使他相信,虽然盲人的大脑中缺乏视觉信息,但盲人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偿,并最终行成详细的三维空间地图。
研究大脑区域的神经科学家通常认为,盲人大脑中的视觉皮质并不会因废弃而萎缩,而是在盲人心理地图的行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对明眼人来说,视觉信息首先会进入位于大脑候部枕叶中的视觉皮质。然后,由此进入顶叶,有时也被称为“方位系统”,因为这一区域可以认知被感知物体的位置。接下来,视觉信息会进入颞叶,这一区域也被称为“识别系统“,因为这一区域可以识别物体。最新的脑成像试验显示,盲人的大脑里也存在这样的神经回路。“当盲人摸盲文时,感官数据也会被发送到视觉皮质,并在视觉皮质内进行处理。”东伊利诺伊大学研究空间认知和失明的心理学家莫顿·海勒说:“通过触摸,盲人可以获得空间感——凸起点字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盲文字母。这不是视觉,而是空间概念。”
对熟练掌握了回声定位技术的盲人来说,声音信息同样可以按照与视觉相同的路径进入视觉皮质。他们的大脑可以利用回声产生空间地图,有时这样的地图非常详细,盲人利用这样的地图可以骑山地自行车,打棒球,安全探索新的环境。去年,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盲人回声定位技术专家在听不同物体产生的自己弹击舌头的回声的录音时,同样能从录音中判断出不同的物体。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了他们大脑不同区域在结合视觉处理时的活动状况。换言之,他们的大脑扫描类似明眼人在看照片时识别物体所产生的扫描成相。
显然,感知视觉对比是众多感知现实环境的方法之一。但当通过听觉和触觉想象周围的世界时,人们则会抛开明暗对比,自动抓住能够产生视觉形象的回声和纹理。
加比俄斯观察不到明暗,那么他的心理图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我只能想象桌子。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大脑正在做什么。我们只能感知。心理活动使之复杂化,但其实际过程是很简单的。虽然你不知道你是如何感知世界的,但你依然在感知世界。”他说:“如果你知道盲人知道应该把盘子放在桌子的哪个地方,并知道盲人象明眼人一样应对桌子,那么你就可以假定盲人会象明眼人一样想象。你可以假定盲人的大脑活动和明眼人是非常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