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喜马拉雅山脉之南,是我们的邻国尼泊尔。一山之隔,风情各异。虽然经济不算发达,但尼泊尔却是世界上“最具幸福感”的国度之一。2015年伊始,我来到了尼泊尔,被壮丽的雪山、云海、日出、日落震撼的同时,也无意间拾获了几片“幸福拼图”——
1、加德满都的土和路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首都,第一大城市。不过除了遍地的大小神庙外,我们印象更深的,恐怕是它的尘土飞扬!1月的尼泊尔干燥少雨,车水马龙的加都毫不客气地让每个路人灰头土脸,开门迎客的商店内的货品也无不风尘朴朴、饱经沧桑。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一部分的加都老城区街道弯曲狭窄,路面坑洼不平,穿行其间的摩托车和小轿车们上下弹跳、左穿右插,挂着照相机的游人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边抱怨边赶路,头顶各色货物的本地人则不紧不慢、处变不惊,脸上始终洋溢着平和而幸福的笑容!
加都新城区有六或八车道的宽阔大街,但走过一遭依然会满面灰土,加之路上车更大、更多、更快,混合了尾气的不知是PM多少的颗粒对游人的鼻腔实在是个考验!对此,本地人依旧处之泰然,或者在他们眼中,承载着滚滚车流的,正是一条前进中的“幸福路”!
2、尼泊尔的狗和鸽子
导游小龙曾介绍:“在尼泊尔,狗也是神,鸽子也是神,所以都不会被伤害。”于是我们走过的城市乡村就都有很多狗、很多鸽子以及其它动物。
这里的狗似乎都挺友善,我们就遇到过好几只围着我们打转儿以致不得不让它也进了镜头的。白天,无论名胜还是僻巷,狗儿们都爱找个有阳光的地方躺下睡觉。夜幕降临,狗儿们的精神也都来了,最记得住巴德岗古城客栈那晚,高低错落、你呼我应的“犬声大合唱”足足陪伴了我们大半宿!
尼泊尔的城市、村落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神庙,有神庙的地方就有好多鸽子,鸽子们或悠闲地在地面这儿那儿散着步,或轻盈而起,到神庙的高处继续散步。高大、威严、装饰华丽的神庙神像与小巧、灵动、线条简洁的鸽子既风格迥异,又完美和谐,似在诠释信仰的不同内涵。只是不知石雕木雕的神会否羡慕鸽子神能自由飞翔,又或者鸽子神更向往石、木神像的不朽与永恒?
3、司机和小弟
为我们开旅游大巴的司机是个小个子,有时甚至需要站起来才能掌握好路况。他的助手小弟虽然也会帮我们放行李,但更重要的责任是当“人体倒后镜”——在车子陷入了加德满都等地经常会遇到的“车阵”时,小弟就会下车跑到车后,用敲击车子的方式提示司机应该向左还是向右调整方向,很让我开了眼界。
小弟是兔唇,估计很难找到其它工作,闲了他只与小个子司机一起,我们也无从与他们交流,但看他俩配合默契,该是一对挺幸福的好搭档吧?
4、行李生和小费
我从小受的教育根深蒂固,总感觉自己能做的事没自己做就可能会“剥削劳动人民”,比如出入酒店时搬行李等。
但在尼泊尔,我们真的让行李生搬了好多次行李!要找借口的话,当然能数出好几条:其一,除了加德满都,别处的酒店都没电梯,要么是古城客栈楼梯狭窄陡立,要么是半山酒店,台阶多而复杂,同伴在照顾我的同时还得拎她的箱子,颇不方便;其二,搬行李的小费真便宜,参考价是30卢比,折人民币约2元,与欧洲1至3欧元的完全不在同一数量级;其三,虽说尼泊尔的行李生不象欧洲酒店的制服笔挺、仪表堂堂,但他们黝黑朴实的脸上那真诚期待的神色却着实让我不忍拒绝——据说这类小费是他们收入中重要的一部分呢!
同理,每天离开房间时,我们会在床头几上留下5元人民币,不敢说如此便让某人更幸福,却真诚地希望能为某张纯朴的脸庞增添一分笑意……
5、停电与省电
去尼泊尔,出发前收到的温馨提示里会有一句:“沿途整体环境不如国内,请您以平和的心态衡量和接纳”,让我们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准备。旅行社周小姐则安慰我们:“虽然那里经常停电,但别担心,酒店都备有发电机的!”
果不其然,停电在尼泊尔是家常便饭,也真有不少自备的发电机,很多小商店的发电机还要等到有客人光临才启动。就环保节能而言,这可比广州上世纪80年代满街骑楼下发电机“哒哒”响不停有进步。好几家酒店房间内还摆着蜡烛以备不时之需,由此可确认巴德岗陶器广场上成片晾晒的烛台、油灯可不仅是旅游纪念品。后来我们还想通了为什么多数酒店卫生间内都没安装抽风机,床上也宁可多给毯子、棉被而没有电热毯和空调,一切,为了省电!
电力供应不足,让尼泊尔人得以更好地延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幸福生活。不是吗?请看:往庙中祈福的男女、在井边汲水的妇人、在院中玩耍的孩子们那一张张愉快的笑脸,被初升的太阳照得多么灿烂!
6、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旅行社的温馨提示里强调要喝瓶装水,即使自己用电热壶烧,也只能烧旅行社或酒店提供的瓶装水。而且我们真的曾见到有背包客当天在某餐厅灌装的开水里有些漂浮物。
细想这温馨提示也不过是一说,因为我们在外吃的饭,喝的汤、茶、咖啡,难道都是用瓶装水做的不成?难道当地人天天只喝瓶装水吗?但也正如小龙说的,当地人喝惯了没问题,我们初来乍到,闹个水土不服就扫兴了。
话说回来,尼泊尔的水不难喝,并且估计源于冰山雪水之故,所以性寒,正好帮我解了常吃当地油炸食品的“火气”,因而在尼期间只感觉面部皮肤相当光滑清爽,无怪乎生活在这里的尼泊尔姑娘们红润光泽的脸上总是浅笑盈盈……
7、偶遇罢工
回来在网上一搜,发现旅友们在尼泊尔遇到罢工的还不少,严重的不仅景点关闭,甚至还造成了滞留难归。我们也遇到两次罢工,影响均不太大,一次看到有举着旗帜和标语的队伍阻塞了马路,我们的大巴也陷入了车阵中;另一次官方严阵以待,让旅游大巴都到某处集结后派警车开道护送,结果我们却没看到多浩大的场面。电视上充斥着与罢工相关的新闻,沿街徐行的宣传车上的特大喇叭以及住家的收音机里,会传出某人慷慨激昂的演讲,估计也与政治、罢工相关。
尼泊尔这个“穷并快乐着”的农业国,人们为何要闹罢工?小龙的解释是:“议会要讨论某项议案了,罢工的人希望加速这项议案的推进速度。”——说实话,我没真的理解。
翻看了一下尼泊尔历史,自2006年5月结束国王统治后,当地的政局并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罢工只是表现之一,感觉西式的民主在这东方古国还有些“水土不服”。身为游客的我衷心希望无论罢工或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更要让尼泊尔人的脸上永葆安祥、幸福的笑容!
8、不着急,慢慢来
到了行程快结束时,我们都已经听惯了小龙说“不着急,慢慢来……”相信这会让跟过别的旅行团的人大为惊讶:真的吗?
的确,这是真的!在尼泊尔,时钟仿佛被拨慢了一般,我们这个摄影团的时间好像总很充裕,无论拍照、赏景、用餐。感觉上已经做了很多事、照了很多相了,看看表,竟然才上午10点来钟!好些景点的游览时间不是不够而是太多,我们甚至能去泡咖啡馆!连睡眠的时间都相当充足,晚上八九点即可高枕无忧,为次日的行程养精蓄锐了!
这里的人们,除了蹦跳玩耍着的孩子们外,大部分均悠然自得、一副不紧不慢的架式,劳作中的人如此、走路的人如此、开车的人也如此。更神奇的是,纵然节奏不快,但事情总可以及时办妥,要去的地方也总能依时抵达!莫非,这儿真是得天独厚?
将来,尼泊尔的经济发展了,有了更现代的城市、更稳定的供电、更洁净的饮用水,人民有了更高的收入后,不知他们可否延续这样怡然自得的慢生活,更重要的,是否仍有今天的幸福感?
离开尼泊尔的航班准点起飞,居然比预计提前了将近一个小时到达广州,我们不免感慨:看来慢慢来的日子结束了,快节奏模式已经开启!再见了,不富裕但美丽、不时尚但幸福的尼泊尔!